胡志远研读金源文化书籍每天达3个小时以上,坚持了23年。
胡志远向游客讲解历史。
胡志远在“金源博学堂”讲课。
□本报记者
鞠红梅
“以欧陆风情著称的哈尔滨竟还有这么辉煌的历史!”清明小长假,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游客数量“冲顶”,类似的感慨不绝于耳,讲解部首席讲解员胡志远与有荣焉。23年深耕金源文化,数百本历史书籍融汇贯通,胡志远像一个行走的金源文化“点读器”,对每位游客的每个问题,都能以小见大生动解答。“我想通过每一天每一句的讲解,让更多人知道哈尔滨千年前就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它有中东铁路带来的欧陆风情,更有女真文化融合中原文化形成的千年文脉。”
今年前3个月,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接待游客4.3万人,同比增74%。胡志远带着讲解部的7名讲解员,让更多游客爱上了历史绵长、地域文化鲜明的哈尔滨。
有头鱼宴、有夜生活、还是大粮仓
他讲述“尔滨”千年传承
生机勃发的哈尔滨开江节即将启幕,胡志远兴致勃勃地梳理了千年前松花江上“头鱼宴”的历史,对游客的提问信手拈来:“头鱼宴是当春天来到松花江和嫩江,辽国举办的一种规格很高的隆重盛典,当时,还有皇帝巡视天下的政治因素在内。”胡志远由此展开,“1112年,完颜阿骨打就是在头鱼宴上开始反抗辽国统治,3年后成为金朝开国皇帝。”
哈尔滨市阿城区是金朝的开国都城,女真族融汇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金源文化,开创了哈尔滨历史上辉煌的篇章。胡志远从工作第一天起,就与这段历史结缘。2001年,他从哈师大毕业后到金太阻陵址公园上班,从翻开《大金国第一都》这本书起,便开启了20余年的执着追求。
“我发现哈尔滨有特殊的历史,衍生出特殊的城市性格,就想把这些讲给别人听,萌生了成为讲解员的想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54页《大金国第一都》被胡志远一字一句硬背了下来,“当时介绍金源文化的书比较少,这本史料翔实的书,对我影响很大,我很珍惜,每天都在背。”
成为讲解员对胡志远来说有一个障碍:身高。“当时男讲解员身高一般都在175厘米以上,我身高不够,有时会怀疑自己能不能成为合格的讲解员。”直到他看到2005年的讲解员大赛,一位个头较矮的内蒙古讲解员以不拘一格载歌载舞的讲解方式,获得全场赞扬,他意识到讲解员的优秀不在外表,而在于讲解的内容,从此更坚定地研究讲解之道。
2011年,胡志远调到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时,已经坚持10年每天用3个小时以上时间研究金源文化。他每年花几千元买书,把市面上能买到的相关书籍都买到了。书海里的史料在他脑中融汇贯通,根据每一波游客的特点,用最有贴近性的内容引发他们对金源文化的兴趣。
“金朝人化妆吗?”看女游客多时,他就抛出这样的问题:“当然化妆啊!把米碾成细白的米粉和猪油涂脸,她们喜欢脸涂得很白,然后用煤化眉。”他用生活细节让游客记住了“中国大粮仓黑龙江”在金朝就发展农业,“金朝鼎盛时期人口达5600万,金上京人口近200万,现在的阿城区当时常年稳定有1.5亿公斤粮食,还有余粮往外调。这也带动了畜禽养殖,养猪量大,所以冬季人们就用猪油涂脸防冻。”
“金朝人吃什么?有夜生活吗?”“当时蜜果等糕点都是金朝人常吃的。金上京高建筑密集,多民族聚集,店铺林立,杂剧等舞台剧蓬勃发展,夜生活丰富多彩不逊于宋都,您脚下踩的这片土地,曾是一个开放包容、富有活动的繁荣之都。”
哈尔滨是一个既年轻又古老的城市,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碰撞,形成了开放包容、热忱爽朗的城市性格——胡志远希望通过金源文化让人们更了解哈尔滨:“‘这菜坏了,有股哈喇味’。‘哈拉巴’、‘嘎拉哈’,这些方言其实都来源于女真语。饮食上,除了头鱼宴,现在叫‘开江鱼’,还有杀猪菜等都流传下来,流行到现在。”
“面上介绍,点上展开。”游客对胡志远的评价是,“用小事说大事,令人印象深刻。”
爱好者多了、研究者多了
金源文化传播者的“收益”
信手捻来的生动讲解,是背后常年不辍的刻苦研究。“现在全国各地研究金史、金源文化的大专院校、专家都很多,相关资料多了,出版的书也多了。”胡志远对这一领域的专家和书籍如数家珍:《金人“中国”观研究》、《黑龙江冰雪文化丝绸之路》、《神醉金源故地哈尔滨》……研究金史的专家一般都来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参观过,因此与胡志远相识。胡志远也曾登门拜访过或者与他们电话交流。专家通过胡志远了解游客的兴趣点,也交流讲解的内容。
专家对金史执着的追索深深影响着胡志远:“老专家郭长海经过二三十年的累积写得一本书。我做讲解员虽然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但只要坚持,也能离梦想更近一步。”
用了20年,胡志远从背书、研究到写书。2021年,阿城区政府组织专家重新编纂了90万字的《大金国第一都》,胡志远申请撰写金太宗和金熙宗两个部分。“对南宋态度的转变、意识形态上的变化,这两个部分对金朝影响很大。”除了查资料,胡志远还请了金史专家、老师给予指导。
今年1月,在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金代音乐文化展览馆,胡志远开始了“金源博学堂”的授课:“金源本为地理概念,到金中后期指金王朝。”“白山黑水,其名显著于金源。”……他认真制作App,讲课深入浅出,听课者频频拍照、录音保存。
胡志远的梦想并不限于写书、讲课。“我想通过些微小事,改变人们对金朝的认知。通过每一件文物、历史事件,传达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从成为讲解员的第一天起,他就发现人们受影视文学作品影响,对金朝误解很深,“历史上的金和宋一样,都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有的家园。金王朝对稳定北方领土有重要贡献。”
2019年,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进行了改陈,从以时间发展为轴改成以展现金王朝政治、经济、文化成就为核心。馆内日常展出680件文物,胡志远带着讲解部重新撰写了讲解词,将以前的七八万字精练到2.8万字,“以见人、见事、见情为宗旨,突出了金代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我们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示范基地,要让参观者看到我国各民族开拓奋进的历史过程。”
从22岁到45岁,胡志远已为百余万游客进行了讲解,最多一天讲7遍。“我想让更多人了解金源文化,让更多人去研究它。”现在来博物馆研学的孩子比较多,胡志远就从金朝孩子的玩具讲起,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些孩子现在对金源文化有了印象,十年二十年可能从中就出现专门的研究者。”
阿城区文体旅局相关人士介绍,在像胡志远一样的金源文化传播者的努力下,现在,仅阿城区金源文化研究者已达200人以上,还有一批喜爱金源文化的学生在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定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