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申志远 于秋莹 文/摄
“真美啊,是画的吗?分明是美照!”
“记得奋斗路、火车站往道外道里都有摩电,也就是有轨电车,哈尔滨50岁以上的人才有幸乘坐过吧。”
“曾经的辉煌,历史的厚重感,一幅幅画作,让逝去的时光拨动心弦……”
伴随着“尔滨”热度的持续不减,一个名为“夏宇水彩”的微信视频账号引起了更多网友的注意。在这个微信号的相关推送里,人们看到了记忆里老哈尔滨的样子:洋葱顶、红摩电、黄墙面、绿树成荫……相关推送全网总点击量近80万,收获了数千条留言,与喜爱哈尔滨、喜爱绘画的朋友们产生共鸣。
画作作者夏宇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他在道外区上小学,曾任儿童铁路站长,职业是电视编导。虽没走上职业画家的道路,但夏宇一直用画笔描绘哈尔滨的城市景象,挖掘哈尔滨的城市发展轨迹。
小时候在道外上学
常出门写生记录城市风景
1969年,夏宇出生在哈尔滨,小时候在道外新兴小学上学,爷爷奶奶家住在北七道街煤场附近。
“还记得当年的哈尔滨街道特别辽阔,没有高层建筑,道外随便进入一个大院,都是典型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夏宇回忆,那时上学天天都能看到摩电车,道外的摩电道都是和中央大街一样的路石铺就的石头道。
“新兴小学就是典型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木楼梯一走就嘎吱嘎吱响,门口有个戴前进帽的瘦老头摇铃上下课。”夏宇说,小学三年级后,由于搬家,他转学去了尚志校,并被选为儿童铁路小员工,成了哈尔滨站的小站长。夏宇中学就读的40中是一座老红砖房子,也是一座老建筑。
由于父亲早年在哈尔滨艺术学院附中上学,夏宇自幼受父亲影响喜爱绘画,师从哈尔滨少年宫绘画老师金铭俊学习水彩画,金铭俊每到暑期就带领学画的孩子们出门写生。夏宇刚上初中时,经常骑车穿梭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看到喜欢的景色就停下来画,一个暑假下来,就画了几十张水彩画,记录了当年哈尔滨的好多城市建筑。尽管绘画水平很稚嫩,但却是他画水彩风景画的萌芽。
高中毕业后,夏宇考上了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装潢系。尽管是装潢专业,但夏宇还是在绘画基础课上下了很大功夫,也为后来的写实绘画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苏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夏宇开始从事职业纪录片导演工作,这更加让他开始关注不同的人、不同的城市以及人与城市的关系。在拍摄纪录片期间,夏宇的镜头也记录了不少世界各地的人文景观,当然拍摄最多的还是家乡哈尔滨。
点燃老建筑的记忆符号
用水彩作品回归故乡
2019年,夏宇陪伴儿子在北京、上海学习大提琴。为了排解思乡之情,他拿起画笔,将哈尔滨的老街道、老建筑还原到画纸上。夏宇的画作并不只是原样照搬景物,而是通过回忆老影像,与曾经的印象碰撞后创作的水彩画,挖掘出哈尔滨曾经的城市印记。
之后,夏宇开通了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将这些作品传播出去,让更多远在他乡的哈尔滨游子们再次回忆起他们曾经在哈尔滨的生活片段。
如今,夏宇的水彩画火了,很多朋友和读者建议他举办画展,开发绘制的哈尔滨题材水彩画的衍生品。夏宇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先,感谢大家对我作品的认可,我只是个业余水彩画创作者,王焕堤先生才是画老哈尔滨的水彩画家中的翘楚前辈,是这个领域的‘珠穆朗玛’,而我只是业余爱好而已。”
说起水彩风景画的创作,夏宇直言:“首先是意境、情调,让笔下的线、形、色彩都成为自己情感的符号。水彩画色彩之间产生的明快对比,使水与色浑然交融,会产生新奇效果,并使画作富有内涵,我要使画面充满锐气,用浑厚的笔触,编织画面散文诗般的韵律。传统水彩画比较注重色彩的清新明快,我的水彩作品更加强调色彩的厚重感,当今绘画材料的开发与进步使绘画语言也变得更加多元化,让水彩画的表现手法也拓宽了许多,画家可以更多关注绘画本体语言的研究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