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185种版本集中展出 封面组成的书影墙再现《呼兰河传》


  本报讯(记者 申志远 于秋莹 文/摄)为纪念萧红诞辰113周年,萧红故居纪念馆推出了新的展陈——《呼兰河传》主题展,以珍贵的历史资料,大型场景还原、故事叙述与多媒体互动等现代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的布展设计再现了《呼兰河传》的独特魅力。此次主题展收集、整理了萧红《呼兰河传》中外版本书籍共185种,并通过图书封面组成了书影墙,以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给读者一个你所不知道的萧红和《呼兰河传》。
  自1940年问世以来,《呼兰河传》至今已历经84年。此间海内外有三百余种汉语及外文译本出版,其故事更被改编成电视文学剧本、话剧剧本发表并演出,另有以其为主题的连环画、剪纸、绘画等美术系列作品。2006年7月,香港《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呼兰河传》进入十强榜单。
  据萧红故居纪念馆馆长赵东凯介绍,此次《呼兰河传》主题展通过七大部分对文学经典进行新的诠释。第一部分为《呼兰河传》的版本,共展出185种版本。其中,珍贵原版包括存世极少的1941年桂林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上海寰星书店1947年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5月版等。更有全世界各大出版社出版的《呼兰河传》中文版本,以及英文、德文、西班牙文、法文、日文、韩文等多种外文译本;第二部分为《呼兰河传》故事简介,通过图片以及各种多媒体形式讲述并呈现《呼兰河传》的故事情节;第三部分为名家对《呼兰河传》的评述,中外名人作家、评论家、研究学者对《呼兰河传》的评述,包括茅盾、金庸等名人的评述;第四部分为《呼兰河传》研究成果展示,收录近40年来中外从事《呼兰河传》研究的硕士、博士论文以及刊载研究论文的部分书刊实物65本,同时收录中外评论家、博士、硕士的研究论文近百篇;第五部分为《呼兰河传》从文本到舞台的展示,通过电影、话剧、评剧,广播剧、广播配乐小说、纪录片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文本及视频进行展示;第六部分为以《呼兰河传》为主题创作的绘画、剪纸与雕塑作品,得到画家侯国良、陈行哲、剪纸艺术家翟文秀以及左秀云、杨晓、书法家胡志平的大力支持;第七部分为电子显示屏幕,通过电子资料展示更全面的视听及文字资料,让参观者更立体地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
  “这七个部分立体呈现了《呼兰河传》文学、艺术、出版以及地域人文的丰厚价值与意义,既是用现代手段对《呼兰河传》的一次小结,也是对文学经典一次新的诠释。”赵东凯说。此次展览旨在深入挖掘经典作品内涵,展现萧红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丰富布展内容,打造文化精品,使萧红故居成为更有魅力的城市新坐标。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