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所有哈尔滨的故事都来自真实经历
揭秘《夜幕下的哈尔滨》诞生内幕

 
 
 
  各种版本的《夜幕下的哈尔滨》。  
  《地下烽火》插图。   
  □本报记者 申志远
  日前,本报《夜幕下的哈尔滨》两版电视剧在哈拍摄内幕的报道发表后,引发了读者对这部作品的怀旧。多年前,记者曾在报业大厦采访过小说原著作者陈屿,听他讲述这部红色经典诞生经过。陈屿说,《夜幕下的哈尔滨》中所有哈尔滨的故事都来自真实的经历。
  “王一民”原型
  是地下工作者李维民
  《夜幕下的哈尔滨》小说基本取材于真人真事。书中,哈一中老师、中共满洲省委地下党员王一民的原型就是曾在哈尔滨从事多年地下工作的李维民。李维民,吉林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鞍山市公安局局长、鞍山市副市长、市长。
  1954年,陈屿举家迁往鞍山。1960年起,陈屿为李维民整理回忆录《地下烽火》,“夜幕”故事素材基本脱胎于《地下烽火》,王一民就是李维民在哈尔滨从事地下工作时的化名。
  1932年,由于叛徒出卖,时任中共吉林支部书记的李维民被迫化装成铁路工人北上哈尔滨。他得到学生的帮助,同当时满洲省委秘书长老罗接上关系,省委分配他做秘密印刷发行工作。组织上把原在吉林女师读书的秦淑云调来和李维民组成家庭,住在道里商铺街21号,以补课升学为掩护,进行秘密工作。后来他们又搬到道里端街。
  陈屿曾告诉记者,李汉超和石玉芳的原型是革命烈士李世超和石正芳。李世超由李维民介绍入党,在哈尔滨道外码头工人中组织地下斗争。1936年,李世超被捕牺牲,年仅32岁。
  书中,爱国老名士、老官员卢运启是以哈尔滨当时有民族气节的马道台和民族资本家武百祥的事迹为原型,综合而成的虚构人物。陈屿在研究冒死为抗联运送军火的日本反战志士伊田助男的史料后,创造了日本青年学者玉旨一郎这一文学形象。共青团员罗世诚,爱国知识分子柳絮影、塞上萧和爱国的工人、商贩,以及汉奸特务等人物,均有可参照的原型。
  火车站前的标语
  是地下党策划执行的
  《夜幕下的哈尔滨》小说开头,在纪念碑上写“还我河山”的情节也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1933年5月1日,在哈尔滨火车站前伪满洲国建国纪念碑上,出现了一条用红色油漆书写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大型标语。策划人是时任中共哈尔滨东区区委书记的张进山,另两人是三十六棚铁路车辆总工厂工人柴好和电车工人杨兆顺。张进山书写标语,柴好负责弄一辆马车和油漆刷子,杨兆顺配合。
  1933年4月30日2时左右,一辆马车从霁虹桥向车站疾驰而来,赶马车的是柴好,车上坐着张进山、杨兆顺。马车在车站前右侧的小树林停下来,张进山跳下车,杨兆顺掀开座板取出油漆和刷子,柴好放哨,张进山和杨兆顺快步奔向纪念碑台阶前蹲好。张进山嘴里叼着刷子,一手提着油桶,蹬着杨兆顺的肩膀站了起来,两个人加起来有三米多高,张进山一边写,杨兆顺便顺势往下蹲,不到5分钟就在碑上写下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8个大字,随后迅速撤离。
  5月1日清晨,“纪念碑”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8个字非常耀眼,过路行人纷纷过来观看。有人小声地一遍又一遍念着,心中无比兴奋。这使日伪当局十分恐慌,立即在车站实行戒严,还把“纪念碑”用白布围起来,费了很大劲儿才将标语铲掉。
  找个“媳妇”打掩护
  开展地下工作
  陈屿曾告诉记者,李维民原名李馥惠,1909年出生在吉林市一个贫民家庭。1926年中学毕业后,在当地一所乡村小学教书,并积极参加党的秘密活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春,吉林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他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为寻找党组织,他来到了哈尔滨。李维民暂住在道里商务街(现上游街)中学同学张克勤家。几经周折,他与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罗白先取得了联系。几天后,他和罗白先在道里炮队街(现通江街)街口的江沿见面。他们在江边谈了很久,李维民向罗白先详细汇报了吉林的情况,并请求继续为党工作。罗白先向他介绍了对敌斗争形势,分配他搞抗日宣传品的秘密发行工作。
  1934年秋天,上级决定新组建一个秘密印刷发行机关,由李维民负责,并要求他租一处清静的房子,再找一位“媳妇”打掩护,开展地下工作。
  几天后,李维民租到了位于道里的一间俄式平房。该房独门独院,房东是位俄国妇女。上级对他“媳妇”的要求很严格,要可靠、有文化、机灵且年龄和李维民般配。李维民的“媳妇”叫秦淑云,20岁,是吉林女师学生,性格爽朗、相貌端庄。当时她在长春,接到党组织的信,立即来到哈尔滨。
  看过新房后,他们就去报户口。李维民是户主,化名张守仁,职业是家庭教师;秦淑云改名何淑贞,和李维民是夫妻关系。秘密印刷都是在后半夜进行,用毯子遮掩窗户,打开炉门,准备好火柴,遇有不测,随时准备烧掉蜡纸和印成品。“小夫妻”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却严守男女之间那道防线,两张单人床分开摆放。每晚工作结束后,他们会在两张床中间挂起一道布帘,然后各自上床休息。
  哈尔滨的冬天,居民要烧火墙取暖,家家烟囱都冒烟。为节省经费,他们经常不点炉子,引得房东非要登门看个究竟。一天早晨,由于夜里工作太晚,他们还在熟睡,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把他们惊醒,李维民慌忙打开房门。房东进屋后,发现两张分开的单人床,十分惊讶:“你们夫妻吵架了?为何分开睡?”李维民连忙解释说:“她身体不好,暂时分开睡。”李维民一番解释之后开始转移话题。从那以后,他们每天早晨都点炉子,以消除房东的疑虑。
  1935年初春的一个清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冯仲云敲开李维民的家门。冯仲云告诉他们,满洲团省委书记刘明佛和宣传委员杨勃叛变了。小说中叛徒刘勃就是这两个人为原型。杨勃、刘明佛被捕后,经受不住敌人的严刑拷打,屈膝叛变。冯仲云让李维民在家装病,不要出门,免得被叛徒认出来。不久李维民被派往汤原游击队,此间秦淑云因病故去。
  1936年李维民离开哈尔滨,到延安马列主义学院学习。1941年底返回吉林开展工作。

  《夜幕下的哈尔滨》写作过程
  李维民撰写革命回忆录,讲述自己的经历,相关部门安排鞍山市文联作家陈玙执笔。书稿完稿于1962年,起名《地下烽火》。
  在整理《地下烽火》过程中,陈玙结合自己在哈尔滨的生活经历,于1982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小说以李维民为原型,塑造出中共地下党人“王一民”的艺术形象,在《哈尔滨日报》首次独家连载。1984年和2008年,小说两次被拍成同名电视连续剧,还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成长篇连续广播剧和评书。上世纪80年代,《夜幕下的哈尔滨》脍炙人口轰动一时,哈尔滨话剧院曾两度排演过同名话剧。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