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跟着我学会精打细算,儿子却怪我把孩子带抠门了!”近日,71岁的王阿姨感到不解:节约是美德,有啥不好?其实,生活中有这种疑问的老人还真不少。
教孙辈节俭
遭子女埋怨
“这都是洗衣服、洗菜的废水,用来冲厕所多好!”近日,笔者来到王阿姨家中,她指着卫生间的4个水桶说。她把这个节水方法教给9岁的孙子贝贝(化名),却遭儿子吐槽。
王阿姨说,这个暑假,孙子一直由她带。“贝贝花钱如流水,用水、用电更是没节制。”她说,为了不让孙子浪费,她制定了多条节约规则:把洗碗、洗脸、洗菜的水存起来,用于冲厕所;上厕所时可以小解不冲、大便再冲;袜子、内裤破洞了不要扔,留着当抹布;一张餐巾纸可以擦嘴、擦脸、擦桌子、再擦地……起初,贝贝有些排斥,但在王阿姨的严厉监督下,也逐渐适应了这些规则。
令王阿姨没想到的是,孙子上周被儿子接走后,孙子刚学会的“节俭”行为竟遭到了儿子的反对。“这不是节约,是不讲卫生!”王阿姨的儿子抱怨道,贝贝为了节省水,竟把外衣、内衣混在一起洗;在家里存了10多瓶废水,冲厕所时臭气熏天。前几天,他为省电,还把冰箱电源拔了,等发现时,里面的食材坏了一半。
王阿姨感到很冤枉,说:“他怪我把贝贝带得抠搜了,但‘抠’出的钱给孩子买文具不好吗?”
68岁的杨大叔经常在小区捡废品卖钱。“我常跟外孙女说,咱家条件不好,能省则省,卖废品的钱够吃好几顿饭了。”杨先生说,外孙女很听话,上下学路上还会捡饮料瓶。前不久,杨大叔的外孙女捡饮料瓶被同学嘲笑了,女儿很生气,埋怨老爸爱哭穷,把孩子带自卑了。
很多老人
被子女吐槽过度节俭
不光是王阿姨、杨大叔,很多老人都很节俭。近日,笔者走访发现,“曾被子女吐槽过度节俭”的老人不在少数。如何破解这个矛盾?
李女士的儿子11岁,是奶奶的心头宝。老人平时很节俭,晚上不舍得开灯。李女士跟她说过很多次,晚上不开灯容易摔倒,她都不听。“上个月,我发现孩子看电视时总眯眼,带他去检查,发现他有些近视了。”李女士说,她告诉婆婆,孩子正在发育,如果学习、看电视时光线不好,近视度数增长得很快。听闻此言,李女士的婆婆着急了,为把家里弄亮堂,还给孙子买了护眼灯。
不同于其他老人,70岁的魏阿姨带孙女的准则是“该花花,该省省”。“在给孩子买学习用品、报兴趣班上,我很舍得花钱,因为这关系孩子的成长。”魏阿姨说,如果孙女要买裙子、玩具等非必需品,她会有所限制,若孙女不听,她还会适当“哭穷”,告诉孙女本月预算即将超支,买了后得从吃饭、出行方面省钱。
节俭虽是美德
但别没苦硬吃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素霞说,老人在带孙辈时,教孩子节俭生活,这是出于好心,年轻人要理解老人。老人也要明白,节俭是美德,但节俭过了头,没苦硬吃就没必要了。尤其带孙辈时,在不浪费的前提下,该花的钱也要花。若过度节俭,总向孩子展现出一贫如洗的样子,会让他们变得自卑敏感,做事只顾眼前小利,为人处世时也习惯抠抠搜搜、斤斤计较,影响社交。
要想让老人改变过度节俭的习惯,年轻人得多给予他们关怀,当老人觉得生活有保障了,会慢慢放下不敢花钱的心理包袱。另外,老人要多参与社交,比如交友、旅行等,主动接受外界信息,看到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感受物质生活上的进步,不要总停留在过去的回忆中。
□何奕儒 焦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