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为教孩子关心蔬菜和粮食,拼多多捐赠了一座农耕博物馆
这所村小里,多多农耕博物馆成了“团宠”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付新华在给孩子们进行萤火虫科普。陈逸航摄
  □本报记者
  在长江之滨的鄂州,两年前,校长皮春霞带领她所在的村小——鄂州市碧石渡镇黄土咀小学,开启了一场田园教育实践:全校7个班的学生,分别参与太空种子种植基地、种植园及果园的打理。如今,这场田园实践迎来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与支持。9月下旬,拼多多发起的“与你种春天”田园公益活动走进黄土咀小学。孩子们在拼多多捐赠的“农耕博物馆”,认识农作物种子,了解风车、犁、独轮车等传统农具……
  种地
  一所村小最抢手的学生游戏
  “黄土咀、黄土咀,有点田地有点土,最大特点就是——林地菜地自由选。”皮春霞念的这首顺口溜,是黄土咀小学“田园教育”的真实写照。
  2022年夏天,皮春霞被调到黄土咀小学当校长。看到老旧的教学楼和遍地杂草,皮春霞带着学校老师,干了上任第一件“大事”:把操场边、围墙下的空地整理出来,邀请家长一起翻了地,又在一些会种地的老教师的带领下,和孩子们一起种上了玉米、油菜、红薯等农作物。
  学生们一听到要去地里,就兴奋得不行。播种季,学生们可以自己决定种什么蔬菜,然后一起播种或栽秧。每天早晨,师生们会自发地去地里看看,顺手浇个水、除个草,挂果时再细心数一数收成。这些细碎的活儿甚至成了孩子们之间抢手的游戏。
  合力探索
  田园教育实践2.0
  9月23日,初秋的鄂州天高气爽,皮春霞和黄土咀小学的师生迎来了一场为期两天的“与你种春天”田园公益活动。
  在学校的智慧教室里,华中农业大学的“萤火虫教授”付新华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关于萤火虫的科普课。黄土咀的孩子们第一次听说,这些夏夜里星星点点的小飞虫,是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第一次通过视频得知,蜘蛛会用一些技巧对萤火虫进行捕食。同样来自华中农业大学“三田创新工作室”的讲师们,则给孩子们带去了量身定制的农业课程。
  拼多多捐赠的“农耕博物馆”备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不仅能在这里大量阅读与自然、田园有关的书籍绘本,还可以学习辨别各种农作物种子、昆虫标本,以及了解风车、犁、独轮车等传统农具。这些“10后”的乡村孩子一边重温“禾下乘凉梦”,一边通过自然科普书籍来认知不同世界的人们对于自然和农业的探索与思考。
  支持三农发展
  从娃娃抓起
  如何让一代代人更加了解脚下的土地,学着关心粮食和蔬菜,如何让农业更加令人向往,这是“田园”的意义,也是“教育”的课题。在皮春霞看来,黄土咀小学的田园教育,在于因地制宜与顺势而为,以田园为载体,实现家校社的良性联动,让学生得到一个更健康的身心、更完整的童年。拼多多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这间小小的农耕博物馆出发,我们希望能将农业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中,让他们不仅能够收获知识,还能收获对自然和土地的敬畏与爱护,期待他们能够成为未来农业的守护者,用他们的智慧与热情,为三农带去更多绿色与希望。”近年来,拼多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反哺三农,大力支持乡村教育及基础设施建设。
  同样在9月下旬,在距离黄土咀小学千里之外的上海崇明岛上,6支来自科研院校、农业科技公司的参赛队伍,在6个20英尺的集装箱内比赛AI生菜种植。通过改造集装箱,调节水肥、光源等因素,探索更高产、更低成本的智慧农业方案。
  这是拼多多发起的第四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课题。它与黄土咀小学的田园实践课一样,将目光投向农业的未来——引领更多人关心粮食和蔬菜,同时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及产业从业者探究农业的星辰大海,将对农业的反哺,从生产端、科研端,慢慢扩展到更细微,也更深远的社会肌理之中。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