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公共交通见证哈尔滨近现代发展步伐

  ▲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街头上的公共汽车。  
  ▲20世纪70年代红军街上的有轨电车。  
  ▲20世纪80年代车辆厂文化宫门前的105路无轨电车终点站。  
  ▲本世纪哈尔滨开通了地铁。
  □姜松滨
  19世纪末,近代交通工具蒸汽机车将哈尔滨带入近代城市,其后百余年来,人力车、马车、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便利工具。步入21世纪,哈尔滨公共交通进入地铁时代。可以说,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与发展,见证了哈尔滨近现代发展的步伐。
  一
  20世纪初
  哈埠汇聚近代城市交通特色
  中东铁路建设时期,哈尔滨出现了客运马车和人力车。冬季有从事交通运营的爬犁在冰雪路面上穿梭,爬犁装有座位,铺有毛皮垫子,有马拉爬犁、狗拉爬犁,也有人用铁钎子撑着冰面前行的,这些相对奢华的出行方式成为在哈外国侨民的首选。现今中央大街上的马车铜像,就生动地再现了当时马车营运的场景。
  1903年俄国人图尔金从法国引进两辆小汽车,成为最早在哈出现的营业小汽车,哈尔滨也由此成为中国较早出现出租汽车的城市。1917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开办汽车房,有了运营客车,且只有一辆车,可容纳20人,每日行驶于中国十二道街(今西十二道街)口至傅家甸西门脸(今景阳街)之间。1918年10月傅巨川等巨商组建安泰汽车公司,有车10辆,每辆可乘坐15人,往返于道里、道外之间。
  1921年哈尔滨电车公司成立,1927年10月有轨电车——摩电正式开通,首辆有轨电车正式上路。当年在市区建成有轨电车线路两条:一条由马家沟发电厂至南岗再转道里,终点为警察街(今友谊路东端);另外一条由南岗“喇嘛台”(今博物馆广场)至铁路局,共有10辆电车。20世纪30年代又建成了马家沟至道外、道外与道里之间的有轨电车。
  “老摩电”在哈尔滨革命史上也有着特殊的意义。1933年中共党员冯仲云、赵一曼曾在这里建立党团组织和红色工会,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举行反日大罢工运动,给日伪当局以沉重打击,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民众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当年赵一曼等乘坐的有轨电车作为文物已被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收藏。
  二
  20世纪50年代
  城市交通凸显公共服务功能
  全国解放后,哈市大力发展城市公交,以公共电汽车为主,编制和组织了全市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网络,特别是开通了城市郊区的多条公交线路,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
  1958年从上海引进无轨电车,哈尔滨人称无轨电车为“大辫子”,这种分成两节车厢的大辫子,专业术语称为铰接式公共无轨电车。这种公交电车在1991年时有近300台,2000年以后陆续被汽车替代。笔者坐过的最后一条无轨电车线路是从康安路经三大动力路到公滨路方向的117路,2008年哈尔滨告别了公交电车时代。
  笔者儿时家住道里区中央大街附近,20世纪80年代经常乘坐105路无轨电车。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霁虹桥上空的电网极像蜘蛛网,车经过霁虹桥附近,由于线路交叉,辫子(也称弓子)经常从接触网电缆上掉下来,车辆失去动力,售票员下车拽着拴在两条辫子上可以滑动的粗麻绳,用力将绳子从辫子的根部向上甩几下,再将辫子头调整到电缆上。
  20世纪90年代初,主城区运营的多数是连体公交汽车,这类汽车占近七成,其余为单体客车,1999年报废所有铰接式连体客车。记得1路公交车运行线路,最初是从道里车辆厂文化宫到道外二十道街,1993年7月延伸到港务局。当车行至经纬街道里口腔防治院门口,其转角达到45度。当时1路公交车就是两节车厢,即所说的铰接式连体客车,在车速较快时转弯,后面一节车厢极度倾斜,由于离心力作用,乘客仿佛要被甩出车外。
  三
  20世纪末
  出租车“捎脚”车公交车各显特色
  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类出租车轮番登场,有小轿车、“面的”、三轮车等,尤其是“哈飞”生产的松花江微型面包车,曾经一度成为“面的”行业的王者。该车1994年上市后,不仅在哈尔滨受到欢迎,在国内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微型面包车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20世纪80年代末哈尔滨有了联运公交线路,当时由非政府机构和个人出资组建车队,组建方式为贷款、民间借贷、带车入股等。1991年公交联运突破百台,1995年达到580台,占公共汽车总量的近七成;2001年突破千台,近年来陆续收归国有,部分线路依然存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通勤高峰时上公交车是要后面人推一把才能关上车门的,特别拥挤。在此期间出现的通勤“捎脚”车成了许多人的选择,车况好、舒服,但乘坐的人少,因为“捎脚”车是没月票的,价格会高一些。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通勤“捎脚”车总量得到控制。
  20世纪90年代初,还有一种公交车——跑线面包车。因其线路往往和某条公交线路重合,司机为了抢乘客一路狂奔。经常是售票员一手攥着收来的钱,一手伸到车外拍打车厢提示路人闪开;还有的售票员“挂”在车门口吆喝着“一元一位”。在车辆行驶途中,售票员经常飞上飞下,属实让人捏一把汗。这种车让市民们又爱又恨,爱的是票价不算贵,出车早、收车晚,最重要的是方便,招手就停,随上随下;恨的是车辆严重超载,让乘客坐在滚烫的机器盖或者小马扎子(一种可折叠的凳子)上都是常事,路途较近的弯腰站两三站的大有人在。虽然这种公交车存在的时间不长,但也给乘坐过的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四
  21世纪初
  地铁的开通让出行更便捷
  到了本世纪初,哈尔滨公交车相继有了车载移动电视,播放广告、文体节目、电子显示报站等,2007年7月哈市正式启用公交IC卡方式乘车。
  2013年9月地铁1号线一、二期开通载客试运营,地铁成了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哈尔滨成为中国首个建有高寒地铁系统的城市。2017年1月地铁3号线一期正式通车试运营,哈尔滨开启换乘时代;2019年4月地铁1号线三期开通;2021年9月地铁2号线一期投入载客试运营,11月地铁3号线二期东南半环载客试运营……这一个个时间节点记录了哈尔滨公交走向新时代的发展历程。
  目前,哈市公交四通八达,新能源车节能环保,手机扫码、电子站牌、共享单车、哈尔滨公交行App、刷脸乘地铁、各种地图软件和打车软件的出现,大幅提升了人们出行的幸福指数,彰显了时代特色。夜间线路、商务专线、旅游公交、定制专线、机场大巴、校园专线等辅助运营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公共交通将继续承载着人们的梦想与希望,在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姜松滨  社会科学系列副研究员,城市历史与文化爱好者,多篇相关作品在媒体发布。
  · 本版特约顾问 王铁 ·
  与您约稿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5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