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2岁的筑大叔头发银白,眼角布满细密的皱纹,一说话就皱眉叹气,落寞中透着几多无奈。
她总絮絮叨叨
控诉我家人
筑大叔告诉笔者,老伴儿现在整日絮絮叨叨,简直像唐僧念紧箍咒,让他不胜其烦。筑大叔说:“我甚至想逃离,找个清净的地方。可她是我老伴儿,我往哪里逃?如何与老伴儿相处,成了我最头疼的事。”
筑大叔和老伴儿均已70多岁,都有退休金,吃喝不愁,孩子们皆成家立业,孙辈们都已长大,上学不再需要老两口接送了。按说老两口应该悠闲自在地安度晚年,可筑大叔说老伴儿有福不会享,总翻出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
筑大叔说:“她说的话都是针对我家人的,比如我妈、我哥、我妹,这个不真心对她了,那个骗我们把钱投到老家的房子上了,觉得我家人谁都对不起她。”
“你妈就是偏心,就知道从我们身上捞好处,贴给你哥哥、妹妹,你就是捡来的。当年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累死累活,她啥时候舍得过来帮个忙……”“你哥没良心,他盖房子,你给他拿了钱。可我们回老家,也没见他对咱有多好……”这些话,筑大叔的老伴儿时不时地就翻出来对他说道说道。
筑大叔说:“我妈、哥哥、妹妹都已经去世了,老伴儿却揪住他们不放,一遍遍地控诉。她一句话会翻来覆去地说两个小时,真像个复读机,我的耳朵都快被磨出茧子了。”
前面说后面忘
反复无常
见老伴儿一副祥林嫂的样子,筑大叔实在看不惯时,就忍不住辩驳:“他们人都不在了,你说这些有啥用?你放着这么好的日子不过,天天跟死人过不去,真是庸人自扰……”
筑大叔只要驳斥老伴儿,老伴儿的眼泪就会吧嗒吧嗒地往下掉,接着控诉的主题开始转移到筑大叔身上:“我这辈子真不值,上班忙,下班还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为了这个家我马不停蹄,你不但不操心,还胳膊肘往外拐,把钱都填到你家那个坑里……”
筑大叔说:“老伴儿真是糊涂了,想当初我俩工资低,养活四个孩子本就不宽裕,我怎么可能把钱都给我家人?我是家里唯一一个跳出农村的,家人有困难了,我偶尔会接济一下,这是人之常情啊,绝不像她说的那样,把钱都给了家人。”
有一次,筑大叔气得跟老伴儿争辩:“如果我的钱都给了家人,单靠你的工资能养活四个孩子?”老伴儿辩称:“反正我没见过你一分钱……”筑大叔逮住漏洞质问老伴儿:“我上个月还取钱给你看病吧,有没有这回事?”老伴儿像一个抵赖的孩子,立马否定道:“我哪生病了?什么时候用你钱了?”
第二天,筑大叔把老伴儿的病历翻出来,然后问老伴儿:“这是谁给你出钱看的病?”老伴儿看了看说:“你啊。”筑大叔说:“那你咋说没花过我一分钱?”老伴儿立马白了筑大叔一眼道:“我什么时候说啦?”
老伴儿的如此种种反复无常,不时气得筑大叔血压升高,脑袋嗡嗡响。
她总黏着我
让我无处可逃
筑大叔说:“老伴儿年轻时不这样,她性格要强,做事麻利,工作和生活都料理得井井有条。我只一门心思工作,家里的事没操过心。她对我虽有怨言,但她大大咧咧的,噼里啪啦发一通火,事情就翻篇了。至于她和我家人的矛盾,她只是偶尔提及念叨几句罢了。我承认,她年轻时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仅几个孩子的吃穿就够她忙活了。那时孩子们的不少衣服都是她缝制的,她常常一回家就没日没夜地做衣服、鞋子,真是辛苦。所以退休后,我想好好补偿她,每天带着她四处溜达溜达。”
几年前筑大叔的老伴儿得了一场病,心性大变,开始揪着过往不放,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对筑大叔唠叨还不够,见了儿女、孙辈也是如此。孩子们好不容易周末回来看望老两口,一家人高高兴兴吃个饭,老伴儿却把那些说烂的话拉出来反复说,搅得大家不欢而散。另外,还到外面逮住谁就跟谁说,把筑大叔颜面尽失。
筑大叔无奈地说:“我一直想躲清净,可是她黏着我,寸步不离,还疑心很重。我刚离开一会儿,她就问我去哪儿了?我告诉她就在楼下坐了一会儿。她就质疑我把她扔家里,在楼下等谁呢?她真是让我崩溃,她就像一台播放器,在我耳边无限循环地絮叨,让我烦躁又无处可逃,我该怎么办?”
老年人爱唠叨
原因有三
心理专家表示,有句谚语叫“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很多人到了老年都会变得唠唠叨叨,喋喋不休。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一般有三个原因:
第一,老年人观念陈旧,容易怀旧,怀旧心理会导致老年人爱唠叨。第二,老年人退休后没有工作压力,空闲时间比较多,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就容易唠叨。第三,老年人想通过唠叨来寻求情感支持和联结,以及对生活的掌控感。
如果老年人的唠叨出现如下一些异常表现,就要考虑其有没有心理问题或者痴呆的可能。比如整日不停地唠叨,看什么都不顺眼,家人怎么哄都不成,影响全家人的正常生活,就属于心理问题了。比如有的老年人总是不开心,终日愁眉苦脸,惴惴不安,甚至失眠,但又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就很有可能患有焦虑症或者抑郁症,应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还有的老年人说话颠三倒四,逻辑思维混乱,记忆力下降,前面说着后面忘着,很有可能是老年痴呆,应及时就医。
家里老人有心理问题,家人要有一颗同理心,看到老人深陷疾病的困扰,理解其不是正常状态,抱怨、指责等一系列行为并不是射向家人的箭,家人不必接招。需要将其当作病人,去包容、理解他,而不是较真和对抗。□闫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