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儿子花钱大手大脚 老妈看得心里发慌

  老妈陪儿子逛商场,本是其乐融融的一件事,不料却因为买衣服,差点杠杠起来。
  看儿购物 老妈眼晕
  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休假回来,李大姐高兴得很,在饭店吃过接风宴,一家人一起开心地逛商场。在李大姐的心里,只要跟儿子在一起,干什么都行。儿子走到一个品牌服装专柜,翻拣着货架上的衣服,李大姐坐在旁边的沙发上,不眨眼地看着儿子:儿子又高又瘦,确实很帅,那些看着挺普通的衣服穿到儿子身上,立刻就变得好看起来。
  李大姐知道儿子挑选的衣服不便宜,她抱着欣赏儿子试穿的心态,看着儿子选了几件衣服。没想到儿子竟然一下子拿过来三件,李大姐以为儿子要从这三件里面选一件,谁知儿子说:“这三件都打算买。”李大姐心里有点不满,这三件绝对要花2000多元钱,儿子太不知道节约了。她试探着又问了一遍:“这三件你都看好了?”儿子意味深长地瞟了李大姐一眼,这一瞟含义很深,有“就不听您的”的逆反,有“难道您不了解我吗”的反问,还有“您管得太宽了”的不满。李大姐真想再说两句,可是一想到周围这么多人,唠叨起来容易让人笑话,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
  李大姐闷闷不乐地坐在旁边的沙发上,赌气不吭声,爱人见状,就悄悄说:“又不用你掏钱,人家工资高,想买点衣服还不行啊?”李大姐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儿,自己还习惯性地想结账呢,却忘了儿子已经工作了,而且收入还不低。
  衣服最终还是买了三件,儿子很自觉地付了账,没让李大姐出钱。回程的车上,李大姐试探着说:“儿子,还是要节约一点,一下买三件衣服,你穿得过来吗?”没想到听她这么一说,儿子有点不高兴了:“这三件衣服也不贵呀!”一句话堵住了李大姐的嘴。李大姐想跟儿子说,咱可不能“一时花钱一时爽,一直花钱一直爽”,那不是过日子的人。可是想起儿子在商场里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就知道自己说了也白说,一箩筐的话,以前没少说,再说也没用。
  劝子省钱 老妈碰壁
  回到家,李大姐看着儿子放在沙发上的最新款、最高配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心里暗暗叹气。儿子喜欢买电子设备,李大姐这么多年来就没用过新手机,用的都是儿子淘汰下来的旧手机。虽然说是旧手机,却一点都不差,功能依然杠杠的。至于儿子平时在别的方面大手大脚花钱,那就更不用说了。
  李大姐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看着正在玩平板电脑的儿子,小心翼翼地开口:“儿子,你现在一个月挣多少钱?”儿子看了李大姐一眼:“您问这干吗?”李大姐说:“随便问问嘛,看看你是否入不敷出。”
  没想到儿子一下子不耐烦了:“我不就是买几件衣服吗?您还至于从商场一直说到家里呀!”李大姐的爱人一看气氛不对,立刻过来打圆场。李大姐正在气头上,干脆敞开了说:“儿子,我觉得你过日子有点浪费,该节约的时候要节约,该花钱的时候就花钱,该存钱的时候得要存钱。”儿子有点急眼了:“我又没花您的钱……其实,您就是小气!”
  “小气”这个词一出口,李大姐的心底涌出莫名的悲哀:这么多年来,自己对儿子掏心掏肺地付出,可儿子竟然认为她小气。她沉了沉,平复了一下心情。柔声对儿子说:“儿子,我不是小气,我们的生活起点不同。我刚上班的时候,一个月才挣几百元;可是你一上班,工资就过万元。虽然我们那时的物价比现在便宜,可是几百元养家,难免过得紧巴巴的,所以我习惯了花钱思前想后。你再看看你姥姥,他们那个年代的人,花钱更省。我花钱的时候,你姥姥觉得我浪费;你花钱的时候,我觉得你浪费。你姥姥说我花钱大手大脚的时候,我从不生气;我觉得我说你几句,你也没什么可生气的,不就是消费观不同嘛,你说是不是?我的大宝贝!”李姐带着笑意说出“大宝贝”几个字时,儿子也忍不住笑了。
  后来儿子说了实话:“我当然也存钱了,谁那么傻会把所有的工资都花光呀。”听到儿子说有积蓄,李大姐松了一口气。虽然她还是觉得儿子有点大手大脚,但她在心里默默劝自己,多理解孩子吧,毕竟时代不同了。
  第二天李大姐出去散步,遇到了同事,聊天说到孩子时,李姐刚说一句现在的孩子太爱花钱了,同事立刻表示赞同,还说她的女儿就是位“月光族”,买这买那,一个月工资几乎不够用,自己也没法劝,说了人家也不听。
  李大姐跟同事对视一眼,无奈地笑了笑:“这就是代沟吧。”
  消费理念 理解为上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俞雪芽表示,两代人的生活习惯、环境以及收入不同,导致老妈和儿子的消费理念、消费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形下,老妈让儿子按她的消费习惯过日子,恐怕有点强人所难。如果儿子真的对她言听计从,老妈是满意了,但儿子却很可能与同龄人脱节。所以奉劝老爸老妈们,不要用自己的消费观念衡量孩子。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在为自己的主要需求买单。比如文中的李大姐,可能她对于未来养老、医疗有安全感方面的需求,于是倾向于控制吃穿用度的开销,以便为晚年增加一份经济保障。而文中李大姐的儿子刚参加工作不久,较高收入转化为物质丰盈带来的价值感,是他的主要需求,于是他喜欢“买买买”。这里没有谁对谁错,母子俩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之间只需多一点接纳和理解。
  作为父母,在消费方面确实有经验想传授时,尽量选用分享模式,孩子已经成年,要尊重他的独立性,多倾听他的想法,避免批评、指责或情感绑架。
  理性消费 有备无患
  高级理财规划师姚佳君表示,文中李大姐儿子的消费观在当下年轻人中属于常态,但是否合理,还需要根据其个人收入、工作环境等来判断。与此同时,生活中的“月光族”年轻人也不少。在此,给这个群体提出一些建议:
  一般说来,年轻人的收入有多方面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当下花费、结婚储备、养老储备、医疗储备、孝顺父母……从这些方面来看,其实可用于直接消费的钱是有限的。如果此时“月光”,那么未来的压力肯定较大。年轻人要对未来人生有一定规划以及责任感,尽量多存些积蓄。
  可以使用记账软件观察自己消费去向,定期进行总结并找到需要调整的地方。记账软件中一般都有“储蓄”选项,通过这类选项慢慢培养攒钱的习惯。
  花的比赚的多时,“月光族”容易变成“卡奴”,而如果一直还不上账,债务就会滚雪球。此时,“月光族”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利息问题了,还容易让自己的生活和父母的晚年都陷入恶性循环。
  □窗外风 杨丽莉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