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莫斯科芭蕾舞团来哈巡演。 ▲当年的芭蕾舞演出剧照。 ▲安德烈耶娃芭蕾舞学校的学生在练功。 □李述笑
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开通,西方文化艺术随之而来。音乐、舞蹈、绘画在哈尔滨铺陈。其中,西方芭蕾舞艺术随着俄罗斯艺术家来到哈尔滨的舞台上,而后相继开办芭蕾舞蹈学校,并逐渐有中国人入学,西方芭蕾艺术也从哈尔滨向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推广,由此哈尔滨成为20世纪初芭蕾舞艺术的扩散地,并且芭蕾舞艺术也深深地植入这座城市后来的文化艺术之中。
一
20世纪初芭蕾舞剧就已在哈上演
20世纪20年代,一大批资深望重、技艺精湛的俄国芭蕾舞艺术家,相继从彼得堡、莫斯科和其他一些城市汇集到哈尔滨。他们在这里或组队登台献艺,或办学甘为园丁,将《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葛蓓莉亚》《堂吉诃德》等俄罗斯及世界不朽名剧搬上了哈尔滨的芭蕾舞台,为提高哈尔滨人的艺术修养,为培养哈尔滨的艺术人才,为哈尔滨“音乐城”的形成奠定了深厚扎实的基础。
早在1921年,俄国著名芭蕾舞演员、导演菲奥克季斯托夫便随莫斯科模范芭蕾舞剧院小团队来哈巡演,上演了《睡美人》《天鹅湖》等名剧,大获成功。菲奥克季斯托夫出身于音乐世家,1916年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莫斯科皇家芭蕾舞学校。毕业后,作为尖子生被选拔进入了皇家大剧院,演出芭蕾舞剧。他首次来哈演出后不久便随团去上海等地巡演,直至1936年来到哈尔滨定居、演出。他在太阳岛上有一处别墅,经常与夫人在此招待同行和朋友。
20世纪40年代,菲奥克季斯托夫仍活跃在哈尔滨的芭蕾舞台上。当时哈尔滨剧院上演的芭蕾舞剧大多是由他导演的,行内对他敬奉有加,均称其为大导演。他导演过《堂吉诃德》《胡桃夹子》《葛蓓莉亚》等芭蕾舞名剧。他还在《天鹅湖》中扮演了为奥杰塔施咒法的恶魔罗特巴特,以其娴熟的舞技、精湛的人物刻画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菲奥克季斯托夫是哈尔滨芭蕾舞史上第一位会演能导的芭蕾舞大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有很多著名的芭蕾舞演员先后从苏联来到哈尔滨,为哈尔滨的芭蕾舞台注入活力,增光添辉。
1924年7月,莫斯科芭蕾舞剧团来哈巡回演出,之后去了上海等地巡演,部分演员受聘留在了上海,而叶琳娜·特鲁托夫斯卡娅、希兹雅科娃、利哈乔娃、沃尔科娃、贡恰罗夫、乌里甫松等返回哈尔滨,与中东铁路俱乐部续签合同,留在了哈尔滨。1924年至1933年十年间,先后来到哈尔滨的芭蕾舞演员有伊热夫斯基、格里亚兹诺娃、斯维特拉诺夫、索克里斯基、E.巴拉诺娃、涅利多娃、韦列夏金娜、亚历山大罗娃等。此外,罗果夫斯卡娅、舍夫留金、克拉夫钦等众多芭蕾舞演员也从苏联来到哈尔滨,活跃在哈尔滨的芭蕾舞台上。
可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芭蕾舞人才济济,他们都是来自苏联的很有名气的芭蕾舞单人、双人或三人组合,经常出现在音乐会、歌剧舞台上,也曾巡回京津沪、日本、印度、朝鲜、新加坡、菲律宾等地演出,享有盛誉。但那时哈尔滨还没有一个有影响的、成建制的芭蕾舞团。正因如此,当上海组建俄国芭蕾舞团时,很多人应邀南下去了上海。
二
芭蕾舞学校在哈开枝散叶
芭蕾舞艺术的繁荣催生了芭蕾舞学校,而芭蕾舞学校的创办又进一步促进了芭蕾舞的繁荣。
资料显示,1921年科维亚特科夫斯卡娅创办的芭蕾舞学校是哈尔滨最早开办的芭蕾舞学校。科维亚特科夫斯卡娅原来是俄国皇家大剧院的著名芭蕾舞演员,1921年随莫斯科芭蕾舞团来哈,上演了《葛蓓莉亚》《枉然的提防》《萨罗米亚》等名剧,之后就留在了哈尔滨,在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开设、教授古典舞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了普及古典舞小组,随即开办了自己的芭蕾舞学校,培养、调教了一大批后来颇有名气的芭蕾舞演员,如20世纪30年代初红遍东亚的女演员妮娜·涅德兹维茨卡雅、普列奥博拉任斯卡娅、维拉·康德拉多维奇等。
1930年9月1日,安德烈耶娃芭蕾舞学校在哈尔滨开办。根据学校的招生广告得知,该学校开办于道里大安街与中央大街交口处。安德烈耶娃是位天才的芭蕾舞演员,她在哈开办的芭蕾舞学校教授古典舞、民族舞和技巧舞,久负盛名。学校师生曾先后排练上演过芭蕾舞剧《仲夏夜之梦》《园丁王子》《四季》等。该校还十分重视艺术实践,走出校门,在马迭尔、奥连特、亚细亚电影院等剧场演出芭蕾舞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普遍好评。
通过教学和实践,学校培养了尼娜·克热芙尼科娃、热尼亚·福缅科、科兹洛夫斯卡娅、阿斯特洛夫斯卡娅等一批批芭蕾舞人才,学校也因此遐迩闻名。据《边界》周刊报道,该校到1941年已先后培养了800多名芭蕾舞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演出的芭蕾舞演员,如勃亚尔斯基、科兹洛夫斯卡娅等均来自该校,其中尼娜·克热芙尼科娃还成了上海芭蕾舞团独舞的台柱子。
据《边界》杂志报道,1930年,苏联国家大剧院著名芭蕾舞演员格拉甫佐夫来哈,拟在阿拉斯电影院创办一所芭蕾舞艺术学校,筹备就绪,并于7月1日开始招生;另据俄罗斯历史学家希萨姆特季诺夫介绍,莫斯科大剧院著名芭蕾舞演员叶琳娜·特鲁托夫斯卡娅在20世纪20年代也曾在哈开办过芭蕾舞学校,后来,因她于1927年移居巴黎发展,学校关闭。
三
百年前哈埠成中国芭蕾艺术扩散地
科维亚特科夫斯卡娅芭蕾舞学校和安德烈耶娃芭蕾舞学校培养了大批芭蕾舞人才,他们一直活跃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
尼娜·涅德兹维茨卡雅出生于哈尔滨,在当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中学就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中学师资实力雄厚,课外文化活动活跃,有自己合唱队、乐队、戏剧小组,还开设舞蹈课。在校期间,涅德兹维茨卡雅在科维亚特科夫斯卡娅芭蕾舞学校从师学舞,因天赋出众,崭露头角,经过多年历练,逐渐成了古典芭蕾的主角。1950年,涅德兹维茨卡雅曾受聘于北京一所学校教授芭蕾舞。1965年举家移民澳大利亚墨尔本,在澳大利亚芭蕾舞学校任教。直至1990年,仍为澳大利亚维克多利亚芭蕾舞协会教授。
尼娜·克热芙尼科娃1913年出生,8岁时随父母移居哈尔滨,就读于埠头区格涅罗佐娃女子中学。当时安德烈耶娃恰在该校任舞蹈课教师。在她的指导下,克热芙尼科娃爱上了芭蕾舞艺术。1930年安德烈耶娃带领该校六七个喜欢芭蕾的女孩子创办了自己的芭蕾舞学校。1931年克热芙尼科娃应邀参加了芭蕾舞群舞演出,崭露头角,从此走上芭蕾舞专业之路。她先后到锡兰(斯里兰卡旧称)、印度、日本等地巡回演出,技艺不断地提高,声名大振。1941年应聘到上海芭蕾舞团担纲独舞女主角,成为台柱子。后来还在上海开办了自己的芭蕾舞学校。1954年移居澳大利亚,在悉尼圣尼古拉俄国语言学校担任过舞蹈教师,在芭蕾舞界享有盛誉。
这一代又一代由哈尔滨脱颖而出的芭蕾舞人才,足以说明哈尔滨芭蕾舞艺术的发展是俄罗斯芭蕾艺术在世界发展的重要一支,也说明俄罗斯芭蕾艺术是由哈尔滨传入中国,并经哈尔滨这样的中转站传播到日本、澳大利亚及其他一些国家的。
百余年后,芭蕾舞艺术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仍在哈尔滨闪闪发光。哈尔滨芭蕾舞团成立后,在哈尔滨的芭蕾舞台上上演了由中国芭蕾舞演员表演的系列芭蕾舞剧,这极大地丰富了哈尔滨的文化艺术样式,也是哈尔滨音乐之城最好的诠释之一。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李述笑 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课题资料采集和城市规划建筑历史研究专家组组长,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犹太中心研究员、原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社科院黑龙江省历史研究院特聘顾问。
哈尔滨记忆专版通过寻访城市老建筑、老物件、老故地等,讲述发生在哈尔滨的老故事。如果您酷爱城市历史研究,或是相关领域专家,欢迎提供稿件。
稿件相关要求如下:1.文章字数为2500-3000字,多幅相关旧照。2.文章相关要求为:主题鲜明、史实精准、故事情节丰富、可读性强等。3.稿件请发送至22354430@qq.com,同时请注明姓名、个人简介(100字以内)、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