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女子为治“胃肠感冒”3天只喝水
到医院一查:原来是中暑 医生:预防中暑有“三要”“三忌”
  □本报记者 徐日明
  哈市一女子为配合“胃肠感冒”治疗,在3天里只喝水,结果“感冒”情况加重,吐泻症状没减轻还增加了发热。到医院医生一查表示:“哪来的胃肠感冒?原来也只有中暑。只是这3天不吃饭,中暑的症状加重了而已。”医生提醒,三伏天应注意补水补盐,尽可能少参加户外重体力活动,一旦出现中暑应及时就医,以免加剧成热衰竭或是热射病。
  呕吐腹泻腹痛发热 医生:其实这是中暑了
  18日,45岁的齐女士因“胃肠感冒”发热来到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急诊科就诊。经过检查,该女子并没有胃肠道疾病。
  齐女士表示,自己开始只是吐和腹泻、腹痛,后来身边的“明白人”告诉她,这是胃肠感冒,为了少遭点罪,得一边吃药一边少吃饭,等到药力上来了,胃肠里没什么可吐可泻时,自然就好了。齐女士接受了建议,连续3天只喝水,基本不怎么吃东西,但症状不但没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了。齐女士只好来到医院检查。
  急诊科副主任张瑞表示,齐女士根本没什么胃肠感冒,原本也只是中暑,3天基本未进食加重了中暑的症状。随后,医生对其进行了补液和补钠的治疗,目前齐女士恢复良好。
  感到中暑就喝糖水 医生:适当喝淡盐水更好
  “幸好我及时做了补救,所以才没让中暑严重。”该诊室患者李某自夸地说,他在意识到自己出现了头晕、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喝了一些带糖的饮料,随后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医生肯定了他的做法,并表示,如果能补一些盐水,效果会更好。
  张瑞副主任介绍,在感到中暑后补充的所有水分都是正确的,可以增加体内水分,并扩充血容量,尤其是带糖的水,还可以补充体内一定的糖分,是一种值得赞许的做法。不过中暑的人易并发低钠血症,食盐中是含钠的,因此,从医学角度上说,“补盐的意义比补糖大”,所以在出现中暑症状时,适当饮用一些淡盐水更有助于减轻症状。
  患者昏迷体温爆表 医生:降温有“黄金30分”
  几日前,急诊室来了一个中暑的患者,到院时已经昏迷,体温计爆表。“据我观察,他的体温应该在43℃以上。”张瑞副主任说:“他的症状已经超过了中暑的热痉挛和热衰竭,成了热射病,后来这名患者转院治疗。”
  专家介绍:“中暑是可以导致死亡的。”国外的一些文献记载,中暑严重后的热射病死亡率在50%以上。
  “我们接诊过不少热射病患者,很多人都错过了黄金降温30分钟。”张瑞解释,所谓的黄金降温30分钟,即在中暑者出现症状或是热射病患者倒地后的30分钟,如果能及时物理降温,对于患者的症状改善至关重要。他表示:“虽然同属突然倒地,但中暑和普通的脑出血、心梗等病症区别明显,中暑及热射病的患者通常因无法散热而身体高热。”
  医生提醒
  中暑前身体会警示
  ■先兆中暑:为中暑初始阶段,一般会有头晕恶心、口渴冒汗、胸闷气短、全身无力等症状。此时及时到阴凉地方休息,补充水分,不适症状可以自行缓解。
  ■轻度中暑:在先兆中暑症状的基础上,还会伴有心慌气短、大汗淋漓等症状,体温可达到38℃以上,但手脚异常冰凉。这个阶段也需及时到阴凉处待着,及时补水,充分休息,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此为中暑最严重阶段,可产生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体温可达到40℃以上,会有昏厥、不省人事等症状。一旦来到重度中暑,需要立刻送往医院抢救。
  正确急救要“搬、擦、医”
  ■搬:迅速将中暑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患者平躺,解开衣扣和腰带,可用扇子、电扇为患者扇风。
  ■擦:用稀释的酒精或冷水擦拭中暑患者的身体,也可将冰毛巾或冰袋放在患者颈部、腋窝以及大腿根部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中暑患者散热。
  ■医:就是简单处理后应及时拨打“120”,送往医院抢救。
  预防中暑“三要三忌”
  ■要多喝水。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运动时,应每小时喝500毫升到1000毫升的凉白开。如果是在烈日下长期暴晒,还应喝一些淡盐水或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要清淡饮食并充足休息。高温天气下,日常饮食需清淡,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不要过多食用油腻油炸食物,同时保证充足睡眠。
  ■要选择室内活动。如室内温度高于35℃,可考虑使用空调降温,注意合理使用,适时开窗,通风透气。
  ■不要饮用高糖或含有酒精的饮料。冷冻饮料会引起胃痉挛,也不宜多喝。
  ■不要在高温时段外出。尤其是中午到下午14时。一般建议早晨或傍晚出门,尽可能选择在阴凉处活动或休息。外出时最好选择轻薄、宽松、透气、浅色的服装,随身携带遮阳工具与防暑药物。
  ■不要忽略自身健康状况。如果在高温环境下有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应当立即停止活动,转移至阴凉处休息,同时补充水分。若症状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