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少的5毛多的100元 社区医护频繁为患者垫钱 患者最多3天就会还钱 从没有过“老赖”
医患处得像邻里 有借有还不差事


  □本报记者 徐日明 文/摄
  7日15时,71岁的市民吕大娘来到哈尔滨市抚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药局主任吴迪,还给她上午为自己垫付的5元钱。记者从哈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一些年老的慢病患者在开药时偶尔出现带钱不够的情况,因为都是老患者,他们已和医护们都混个“脸儿熟”,所以通常会向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求助。多位社区医护表示,患者3天内一定会把钱送回来,从没有过一次“赖账”。这宛如“友善邻里”的医患交流,在哈尔滨社区医院里并不鲜见。
  最多100元最少5毛钱
  最长3天一定会还
  “上午开药时原本带的钱数是正好的,但因为临时多加了一种药而缺了5元钱,所以就向药局吴主任借了5元钱,把药取走了。下午赶快把钱给人家送来,免得年纪大了把欠账的事忘了。”吕大娘对记者说。
  吴迪介绍,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了13年,因为药局距离收款处很近,所以垫钱的机会比较多,大约垫钱近30次,每次都是几元钱或是十几元钱,最多的一次有100元,最少的一次只有5毛钱。借了100元钱的那位老人当天就把钱给她送回来了,送钱时老人还自嘲地说:“回家以后什么事都做不下去,还是再跑了一趟来还钱。早知道还不如直接自己回家去取钱了。”而5毛钱那次,患者在次日也专程把钱还了回来,患者表示,不为别的,只为感谢这份信任。
  吴主任表示,在自己这么多次垫款中,从没有一位患者借了钱不还的,即使有的老人次日身体不舒服,也会打发儿女或是请邻居把钱送回来。如果赶上刮风下雨,最多等不过3天,患者一定会想办法把钱送回来。
  社区医生
  9年为患者垫钱50多次
  革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谭玉奇医生在岗已经9年了,他表示,在这9年时间里经常为患者垫钱,虽然每次数额都不多,但是次数却不少,他能记得起来的大约有50多次。记者在该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谭医生是该卫生服务中心为患者垫钱次数最多的医护人员,其他人也做过类似的事。而患者们也都在3天内把钱还上,无一例外。
  随后,记者在哈西、燎原等多个社区医院了解到,如吴主任、谭医生一样为患者垫付小额钱款的医生并不少见,凡是在社区医院工作5年以上的医护人员多数都为患者垫过钱,金额大多为几元或是十几元这样的小数目。来社区医院就诊的多数都是患慢性病的老年人,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微信支付,购物、买药仍然只用现金,因为担心年纪大了丢了钱,所以他们在去医院、超市等处消费时,通常算好了要花的钱,只带正好的钱出门。然而医院不同于超市,不同的时间所用的药量也不同,所以经常出现钱不够的尴尬情况。
  “如果缺的钱比较少,我们就请医院人员帮一下,因为我们都是附近住户,常来社区医院开药,大家相互都认识;但如果缺得多,比如缺一两百元钱以上,就得自己回家取一次,毕竟我们有的是时间,还是不让人家垫那么多钱为好。”有老年患者对记者说。
  借“惯瘾儿”了咋整?
  10多年没有二次借钱的
  借钱的都会按时还,可要是借成习惯了,也让医护人员够为难了。抚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璐表示:“这种担心实无必要,因为我在医院这么多年,不用说屡次借钱,就连第二次张口的患者都没遇见过。”作为社区医院的主任,她也曾为患者垫过十几次的钱,但所有患者都“限一次”,从没见过患者第二次需要医护人员垫钱。
  刘璐表示,自己已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年,常来的好多患者都认识她。偶尔就会看见有的患者带的钱不够。“这十来年我借出去过十几次钱,加在一起也不到两百元钱,绝大多数患者第二天就还了,有的还当天就来还钱。”
  对此,还是身为患者的吕大娘说出了原委:“让医生给垫钱很过意不去,尤其是我们老年人,平时没什么事儿,一回到家就惦记着这点儿事,反而坐不住了。我们都知道,医生没有给我们垫钱的义务,这都是我们自己没带够钱造成的,所以下次我一定会把钱带够,医生和主任都很热情,下次绝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