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在哈学会了弹吉他,吉他成为他终生喜爱的乐器。 王洛宾为塞克的话剧谱写“插曲”的手迹。 □王 铁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中央大街人流熙熙攘攘,傍晚,从沿街路灯架上的音箱里传出了这婉转悠扬的歌声,这是西部民歌,这是王洛宾的作品。歌声在中央大街的石头路上飘荡。近百年前,少年王洛宾曾经无数次来到这条街上,试图寻找俄罗斯音乐的声音……
壹
王洛宾的音乐启蒙在哈尔滨
人们都知道,王洛宾是西部歌王,却很少有人知道,王洛宾的青少年时代曾经在哈尔滨俄罗斯侨民办的一所音乐学校学习过,哈尔滨是他音乐启蒙的城市。这位音乐狂人,一生收集、整理、并创作了十多个民族的740多首歌曲,并且第一个将西部民歌引入内地。
漫步在哈尔滨道里的街巷,已经找不到王洛宾在哈尔滨落脚的大院,也几乎找不到他本人有关哈尔滨印象的亲笔描述了,毕竟1928年是一个遥远的年代。
笔者找到了王洛宾在哈尔滨曾经学习音乐的地方:现位于道里通江街与红专街交口处的一座犹太老建筑,这栋建筑建于1918年,最早是犹太中学,后来为俄侨小学,1925年开办哈尔滨俄侨音乐学校。晚年的王洛宾仍然记得,早年在哈尔滨,俄侨音乐家戈里德施京、特拉腾贝尔格、戈尔施戈林娜等对自己一生音乐道路的影响。
生前王洛宾多次在与儿子王海成的交谈中,谈及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描述。王海成在《西部歌王的真实音乐传说》中写道,王洛宾的二姐当时住在哈尔滨道里的一个大院里,从姐姐的来信里他知道,哈尔滨有美丽的松花江,有许多“洋葱头”似的教堂,有许许多多俄罗斯建筑,这座城市充满了俄罗斯情调。这一切让王洛宾着迷,在这种憧憬和向往中,1928年15岁的王洛宾瞒着家人,以照顾二姐生孩子的名义偷偷来到哈尔滨。
那年,王洛宾看到了夕阳下松花江的水在静静地流淌,听到了索菲亚教堂的钟声,听到了中央大街两侧传出的音乐声。
贰
为左翼作家塞克作品谱曲
王洛宾在哈尔滨结识了左翼作家、后来成为我国著名作家的塞克,塞克教会他弹奏吉他,这六弦琴美妙的音乐感染了他。后来,他考入了哈尔滨俄侨音乐学校培训班,在俄罗斯音乐家的指导下,学会了不少俄罗斯民歌和音乐知识。王洛宾说,在哈尔滨短暂的3年生活对他今后的音乐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时,王洛宾弹奏着吉他,唱着《吉普赛女郎之歌》:“野火在迷雾中闪耀,我将随着一群吉普赛女郎去远方……”年轻的王洛宾沉醉在音乐的畅想之中。
在哈尔滨的音乐学习中,王洛宾的音乐才华被塞克赏识,只有15岁的王洛宾已经初显自己的音乐才华,他为塞克诗集《紫色的歌》中的“在大海的那边”谱曲,由此开始了他的音乐创作。1986年塞克在病榻前与探望他的王洛宾一道,又深情地唱起了这首歌,共同回忆在哈尔滨的时光。
叁
时至今日他的歌声经久不衰
此后光阴,王洛宾投身到我国西部各个民族的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创作之中,这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艺术成就,其中《达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青春舞曲》等50多首歌曲,几十年后仍然广泛传唱。
1993年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王洛宾“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1996年3月14日王洛宾因病在乌鲁木齐去世。时至今日,王洛宾的歌声经久不衰。
2009年哈尔滨举办了纪念王洛宾的音乐会。王洛宾曾说,民歌如果能够传唱500年才叫经久不衰。由此笔者联想到,如果当初没有王洛宾二姐对哈尔滨美丽的描述,王洛宾没到过哈尔滨,没遇上塞克,没考上俄侨音乐学校……一切都在巧合和必然之中。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
王 铁 资深媒体人,热衷于城市建筑及文化历史研究,用文字、图片记录城市发展,在多家媒体刊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