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往事
  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
  □王宝滨
  20世纪60年代,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是原动力区唯一的一家公共影剧院,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外优秀影片一部接一部地在这里上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时常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尽管它已退出历史舞台多年,但它往日的风采却镌刻在哈尔滨建筑工人的美好记忆中。
  堪称哈市一流企业俱乐部
  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位于繁华的三大动力路(原安乐街)与哈平路交叉口附近,是一幢具有西方建筑风格的建筑。
  1956年春天,东北第三建筑公司(现黑龙江建工集团前身)6000余名职工、家属由沈阳迁至哈尔滨,参加哈尔滨“三大动力”(电机厂、锅炉厂、汽轮机厂)等重点项目建设。那时,安乐街一带没有文化娱乐场所。为活跃职工、家属的文化娱乐生活,东北第三建筑公司决定在安乐街建一处俱乐部,活跃职工、家属的文化娱乐生活。
  1957年春天,公司组建了俱乐部筹建组,俱乐部地址选在原安乐街与哈平路交口附近的一块空地上。当年,那里是一个大水泡子,四周长满了野草。建俱乐部的消息不胫而走,建筑工人、家属们奔走相告。俱乐部工程于1957年4月破土动工。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同年10月30日落成。俱乐部造型模仿当时的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建筑风格设计,入口处四根高大的古希腊科林斯式廊柱托起巨大的山花,气势恢宏;二楼窗口全部采用半圆形设计,彰显出中西合璧艺术特色。
  时任俱乐部主任的李绍远回忆称,俱乐部建筑面积2498平方米,漂亮的建筑外观得到专家和职工家属一致好评。俱乐部内部设有1040个座席,电影放映机、舞台、灯光、幕布一应俱全,堪称哈市一流的企业俱乐部。竣工当日招待全体参建工人,放映墨西哥进口译制片《叛逆》,因一票难求而轰动哈尔滨。
  扩建后成为文体活动中心
  1959年春天,俱乐部进行了扩建,在原剧场两侧新建了观众休息室、图书室、文化厅和办公室,并改称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成为“三大动力”区域的一个亮点。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的新门脸落落大方,镶嵌在门脸最上方的颇有创意的圆形徽标和红色的“建筑工人文化宫”7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徽标新颖独特,寓意深刻:上方的红星象征党的领导,左边金黄色的麦穗象征农业现代化,右边蓝色的齿轮象征工业现代化,中间绿色塔吊象征建筑工人,下边鲜红色的飘带象征党的总路线。
  门脸上方“建筑工人文化宫”7个潇洒飘逸大字出自朱俊峰的手笔。据朱俊峰回忆,他当时在黑龙江省建设厅工作,书法小有名气,1959年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扩建竣工之际,朱俊峰挥毫题字,满怀豪情地写下“建筑工人文化宫”7个大字。
  在20世纪60年代,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是原动力区唯一的一家公共影剧院,服务对象是动力区30多万产业职工及家属。在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外优秀影片一部接一部地在建筑工人文化宫上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此外,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周末舞会、开展乒乓球比赛、新春佳节职工文艺汇演等活动。多次邀请省内外著名演员登台演出,省市电影公司多次在此举行著名电影演员与观众见面会,著名电影演员达式常、斯琴高娃等都曾在此登台与观众见面。
  因城市改造,2012年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被拆除,原址已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层写字楼所代替。
  昔日的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曾给建筑工人、家属和三大动力群众带来欢乐,伴随着他们度过美好时光,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
  (本文图片由李绍远提供)
  作者简介
  王宝滨 原哈尔滨铁路局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哈尔滨文史馆馆员。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