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自诊有病乱吃药 不重检查拖成心衰
面对心脏疾病 这些误区千万别再进
  □本报记者 刘菊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市民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问题,尤其是面对心血管疾病。记者从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心内一科了解到,近日科室接收了不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结合患者情况,心内一科主任郑春霞医生发现了几个误区,即一些就诊患者特别重视疾病,以至于自诊自治;还有一些则是太“粗心”,因忽视身体的预警信号延误了治疗。
  过度重视症状 女子自诊心脏病大把吃药
  陈女士(化名)今年60岁,随着年龄增长,她经常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因为很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多年来她不断求医问药。详细检查后,医生表示她的心脏确实存在频繁早搏的现象,应注意休息,但不够诊断为冠心病的标准。
  “不可能,如果我没得冠心病,我不会这么难受,肯定是没检查出来。”陈女士很担忧自己的症状,所以不愿相信检查结果,便自诊自己为冠心病。为了治疗“疾病”,她还四处打听冠心病患者该吃什么药,然后买来大把大把地吃。
  近日,陈女士发现自己呼吸困难的症状越来越重,便在朋友介绍下找到了郑春霞医生。“患者一直坚持说自己有冠心病,但经进一步检查,我们发现她虽然血压、血脂偏高,可冠脉非常平滑。排除其他疾病后,诊断她可能是过度重视健康导致的焦虑情绪的躯体化反应。”医生告诉记者,心内科治疗不仅要治愈心脏疾病,还很注重心理治疗,达到“双心”同治,才能更好地帮助市民恢复健康。
  结合陈女士的情况,医生为她制定了降压、降血脂和抗焦虑同时进行的治疗方案,经过药物调控和“暗示”治疗后,陈女士的症状基本缓解。
  医生强调,冠心病确诊有明确指标,市民不必对这种疾病过度恐慌。“我还遇到过一些患者,来医院后好像‘点菜’,直接和我说想要吃某某药,想让我给他开一份。”郑春霞医生说,发现症状时,市民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不要自行诊断、服药,以免因服用不必要的药物给器官带来负荷。
  总觉得自己身体好 心脏病患者拖成心衰
  医生表示,气温降低后,人体血管受冷收缩,血压也会随之上升,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增多,但有一些患者却不够重视身体出现的健康预警信号,从而延误了治疗。
  赵女士(化名)今年63岁,近日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晚上睡觉都无法躺平,必须坐着睡才能喘上气,孩子便带她来到哈尔滨第四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郑春霞医生发现赵女士的心包、胸腔内都有积液,诊断她为心衰。“患者一定存在心血管病变才会导致心衰,但她几乎没有过不适症状,自认为很健康,因此从未做过体检,没能及时发现患病,结果天冷等因素刺激,疾病便发作了。”医生为赵女士进行对症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
  通过询问,郑春霞医生发现赵女士的孩子也有心血管疾病,还曾进行过支架治疗,他们一家人的情况符合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指的是母亲65岁以前发病、父亲55岁以前发病。
  据了解,心衰是所有心脏疾病的终末期,会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早发现、早诊治,是有可能避免的。医生建议市民首先要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血管,其次要注意定期体检,存在心脏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情绪不好等高危因素的市民,建议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其他情况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随时到有资质的正规医院检查。生活中要控制好危险因素,监控好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生理指标,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