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网红观光桥玻璃栈道的故事


  □王宝滨
  2016年11月,退役后的“老江桥”(原滨洲铁路松花江大桥)经除锈、涂装、桥面铺装等项施工,作为中东铁路公园“观光桥”向游人开放。为展示原桥风貌,桥面铺装时设置了3处长24米、宽3米的玻璃栈道,可俯瞰下面的钢轨、桥枕等设施,遂成为桥上的亮点。
  1900年建桥时,桥上铺设的钢轨每米重约32公斤,采用俄国1524毫米宽轨轨距。1935年伪满洲国(实际是日本)收购中东铁路后,更换成每米重约40公斤的钢轨,轨距改为1435毫米标准轨距。1949年后,换成每米重约43公斤的钢轨;1973年换成每米重约50公斤的钢轨;1988年又换成每米重约60公斤的钢轨。钢轨重量的不断增加,显示出中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
  在蒸汽机车牵引年代,桥上轨面时常被机车车轮擦伤。“老江桥”是一座坡道桥,19孔钢梁中间的5-6孔呈水平状态,两端是下坡道,这是为桥下轮渡通航而设计的。然而,遇有降雪、霜、细雨天气,牵引重达3000吨货物(大约46节车厢)的列车上桥时,尽管已向轨面撒沙子,但车轮仍会出现打滑、空转现象。如车轮长时间空转,轨面必然会被擦伤,导致钢轨重伤。那个年代,蒸汽机车上桥时经常出现的场面是:司机打开气门,司炉挥汗如雨,机车“大喘粗气”,机车活塞、摇杆、连杆等发出的金属撞击声震耳欲聋。
  桥上两条主轨的内侧,还有两条与之平行的钢轨,称为护轮轨。顾名思义,为保护车轮而设置。机车一旦在桥上脱线,车轮可落入主轨与护轮轨间的缝隙,以防车轮冲出线路,避免机车撞毁钢梁而落水。
  大桥的桥枕采用优良的红松、樟子松做成,经防腐处理后可使用15-20年。整齐排列的桥枕每根都有编号,其规格并非一致,要根据每孔承重梁强化钢板厚度而设置。因为原先火车过桥时,承重梁中间受力后下沉量大于两端,故承重梁中间部分需增设强化钢板。
  为保持桥枕水平面一致,采取在桥枕底部刻槽的办法解决问题。1962年、1963年“老江桥”更换钢梁后,部分桥枕刻槽设置不合理,桥上出现“晃车”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桥梁老领工员赵仲仁连续一年,不畏严寒酷暑,蹲在桥上观察车轮通过承重梁的下沉量,获取了桥枕刻槽量最佳数据,确保客货列车高速、平稳通过大桥。
  1985年大桥桥枕又到了更换周期,桥枕刻槽任务异常繁重。1987年哈铁路局桥梁工区研制成功桥枕加工机床,实现了桥枕刻槽、钩螺栓钻孔和锯头一次性完成,提高效率8-10倍。从1985年至1992年,桥梁工区共更换桥枕2682根,多数直到退役前仍在使用。
  1949年以前,桥梁维修一直采用大锤、锛斧、锯、扳手等手工工具,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1963年桥梁工区建起空气压缩机房,在桥上铺设压缩空气管道,实现桥梁维修“三喷一铆”(喷砂、喷浆、喷漆、铆钉)的风动力作业。1977年至1992年间,桥梁工区利用风动力设备,对大桥19孔钢梁实施喷砂、除锈、喷漆罩面大修施工,使百年老桥焕然一新。
  如今,晶莹剔透的玻璃栈道,日复一日地展示着下方年代感十足的钢轨、桥枕,还倒映着上方的钢梁、蓝天和白云。百年老桥凝聚着几代桥梁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彰显出中国桥梁维修作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观光桥”上玻璃栈道。
  2016年10月玻璃栈道铺设场面。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