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水下考古体量最大 沉船保存最为完整 船载文物数量巨大
上海“长江口二号”开始打捞 八大谜团待解


  国家文物局、上海市政府2日联合宣布,我国规模最大的古沉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正式启动。“长江口二号”是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一艘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5年)的贸易商船。目前,它正沉睡于上海崇明横沙岛水下。考古调查显示,这艘清代古船载有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对于这艘与上海开埠几乎同龄的古船,诸多悬念待解。
  “长江口二号”古船多波束声呐扫测合成图。   新华社发
  悬念一:
  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据了解,2019年,克服重重困难,水下考古小组在“长江口二号”古船周边找到了其断裂的桅杆,长度逾9米,质地极其坚硬。潜水员努力从桅杆上切下一小片样本,经过分析,发现是产自东南亚的优质婆罗双木。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认为,这意味着“长江口二号”古船既有可能是在东南亚建造,也有可能是全球采购材料在国内打造。那么问题来了,这艘清代商船究竟是从哪里来,又要驶向何方?
  悬念二:
  倾覆原因是超载还是遇险?
  水下考古队员发现,“长江口二号”古船在水下的姿态是向左倾斜的,船尾略微下沉。难能可贵的是,“长江口二号”古船的船身仍然保持完整。那么什么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恶劣天气,还是超载的货物?谜团待解。
  悬念三:
  “消失”的沙船能否“返航”?
  通过水下考古的前期探摸,考古工作者认为,“长江口二号”古船很可能是一艘沙船。沙船是一种平底浅船,适宜长江航运。如今已经罕为人知的沙船,在上海开埠时期曾是黄浦江上繁忙航运贸易的主力。鼎盛时期,曾有数千艘沙船穿梭于黄浦江上,但目前已没有任何实体沙船存世。人们期待,此次打捞可以让“消失”的沙船“返航”。
  悬念四:
  这艘古沉船到底姓甚名谁?
  2015年,它拥有了一个考古编号:“长江口二号”,多年来,打捞和考古人员虽然进行了大量探摸,但时至今日,仍没有发现它的名字。对于沉船考古而言,找到船名,至关重要。考古专家们非常期待“长江口二号”出水后,能从船身上找到与其“姓名”直接相关的信息,解开其身世之谜。
  悬念五:
  装了多少文物?价值几何?
  2016年,水下打捞员对被厚厚泥沙包裹的“长江口二号”古船实行了小规模的抽沙作业,结果一无所获。正当水下考古陷入困境之时,潜水员突然摸到一件精美瓷器。以此为突破口,水下考古队一鼓作气,完成了全面探摸,最终发现船上有31个货舱,几乎都是满载状态。
  截至目前,考古工作者已从“长江口二号”古船内外提取出水439件瓷器。此外,还有紫砂器、墨书“时泰”木桶等物品。据统计,已经打开的4个舱室,每个舱室瓷器装载量估计在8000件左右,由此判断“长江口二号”古船应装载有数量庞大的文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悬念六:
  船上为何有越南和元代瓷器?
  在“长江口二号”古船周围,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散落的越南瓷器,甚至还有一些保存较好的元代瓷器。越南瓷器是船员使用的物品还是船上的货物?一艘清代沉船四周,为什么会有元代瓷器?是船上乘客的收藏还是另有出处?
  悬念七:
  生活舱浓缩的是谁的生活?
  专家解读,“长江口二号”古船保存完整、船载丰富,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造船史、科技史、经济史、海洋交往、陶瓷制造等领域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与此同时,从水下考古经验来看,沉船的生活舱浓缩了当时的整个时代背景,那么,“长江口二号”的生活舱又将显示谁的信息?
  悬念八:
  还会有“三号”“四号”吗?
  上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之一,近代更是迅速崛起成为国际都会和世界大港,而上海所处的长江口,处于长江黄金水道的入海口。上海市文物局负责人表示,上海水下考古队伍将继续搜寻更多富有价值的水下文物。
  “长江口二号”古船部分出水文物。
  据新华社电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