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一枚铜戒指
  父亲母亲
  1981年,我高考落榜。父母执意让我复读,可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除了语文成绩一枝独秀,其他功课都乏善可陈。我寻思:复读一年再考不上,岂不是更丢人?因此,任凭父母磨破了嘴皮,我也不肯再进校门,父母只好听之任之。
  很快我做起了小买卖,骑着自行车贩卖水果、蔬菜,收啤酒瓶,也倒腾过毛皮。当时,我出去一天能赚两三块。虽然早出晚归、四处吆喝很辛苦,但挣的钱却比很多人都多。
  有一天,我在果园里摘了两筐“树落儿”,就是别人采摘时遗漏的果子,多为个头儿不足或品相不好的。我自己上树去摘果子,所以很便宜,花1分钱1斤买下。做小买卖的有套生意经,叫“好货好出手,赖货赚钱多”。的确如此,我挑挑拣拣,驮到市场上,好的每斤一毛五,最次的一斤卖5分钱,卖完后挣了七块半。在当时来说,这算是笔“巨款”了。
  早早收了摊,我在集市上闲逛,突然看到一个卖小物件的地摊上,摆着明晃晃的黄铜戒指。之前,我在集上看到过有的女人无名指上戴着金光闪闪的戒指,早就想挣了钱也为母亲买一枚。几乎未加思索,我果断停下脚步,花5元钱为母亲买了一枚戒指。
  可没想到,我的孝心却招来母亲一通埋怨。她说:“5块钱够咱家花一个月了,买这么个玩意,不顶吃不当喝的,简直是瞎糟蹋钱!”不过,埋怨归埋怨,看得出来,母亲还是蛮开心的。她把戒指在手里摆弄了一会儿后,戴到了左手的无名指上。然后,又把戴着戒指的手举到眼前,对着太阳左端详右端详,说:“这样子倒是不难看,就是有点不值。”我心里明白,母亲不是不喜欢这枚戒指,而是心疼那5块钱。
  这枚戒指,母亲每天都戴在手上,没事儿就摩挲,越摩挲越亮。偶尔会有邻居或串门的大婶大娘问:“这戒指真好看,在哪儿买的?”母亲便笑盈盈地把手伸出来,说:“不知道呢,是俺儿给买的!”“俺儿”这俩字,母亲说得格外清晰而响亮,总能换来一阵啧啧称赞。母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虽然也挺开心,又不免为它只是枚铜戒指而汗颜。
  后来,我在单位当了干部,有了一定的积蓄。母亲60岁大寿的时候,我给她买了一枚24K的金戒指,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孝心。谁知,母亲并没显示出多么惊喜,把金戒指接过去,看都没怎么看便放在一边。她摩挲着手上戴着的那枚铜戒指,说:“不要了,我手上这个就很好,戴了这么多年,戴出感情了。”一时间,母亲的话让我热泪盈眶。我知道,在母亲的眼里,这枚普通的铜戒指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比任何礼物都有价值。
  这枚铜戒指,母亲一直戴到去世,也成了她永久的陪伴。
  □刘明礼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