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冰城劳动教育为“双减”赋能提质
让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更生动有趣


  □本报记者 杨茉
  为让教育回归本源,使学生享受到真正有质量的教育,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哈尔滨市教育局把开展劳动实践“一校一特色”做实做新、扎实推进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攻方向。市教育局与市教研院联合建设了劳动实践视频资源库,设计开发了手工制作、传统文化、生活小窍门、厨艺等400余个精彩纷呈的特色实践内容,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校积极组建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探索多元评价方式,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家校社联动
  以劳树德增智以劳强体塑美
  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前进小学秉承“教育即生长”的办学思想,家、校、社联动将劳动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生活就是最好的课堂”,把劳动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五个学年劳动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利用微视频指导学生进行废物巧利用、手工编结制作、纸杯再利用制作、水果套裁剪粘贴、厨艺实践等劳动活动,并在劳动实践展示后对参与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孩子们还把参与活动的照片、作品及时上传到“天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云平台,为自己的期末评价报告积累内容。这样的劳动教育和家校合力的评价方式生动有趣,展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收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塑美的教育目的。
  设“劳动教育”专栏
  让学生享受劳动快乐
  道里区的中小学校公众号设立了“劳动教育”专栏。2022年3月至今,各学校通过公众号“劳动教育”专栏、视频号、美篇等形式分享学生劳动实践成果和趣事300余篇,让孩子们能快乐劳动,享受劳动。利用五一假期,道里区开展《我爱劳动,我快乐》幸福的居家劳动体验。有的学校开展家务劳动,洗衣、擦地、浇花……让学生从活动中体会家长劳动的辛苦;有的学校开展居家种植,种大蒜、种小葱、种豆芽,种植盆栽,让孩子体会种植的快乐;有的学校开展美食活动,包饺子、做糕点、学炒菜,样样美食得心应手,使居家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校长礼物”主题活动
  形成教育长效机制
  继红小学以“校长礼物”主题活动为载体,促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男孩和女孩的礼物分别是铁丝和毛线包,把一个个礼物串联起来,形成教育的长效机制,贯穿于全校九千余名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继红小学将劳动教育进行学科融合,综合实践、美术、科学、道法四个学科,全校9000余名学生共同开展了一场关于超级“捣蛋”学科实践挑战系列活动大比拼,三个校区共评选出500名“劳动小能手”,使“五一”劳动节与立夏节气和中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厨艺视频大比拼
  通过实践体会劳动的意义
  哈三中依托线上资源,开展劳动教育系列视频征集活动,于“五一”期间推出“劳动战‘疫’厨艺争锋”劳动实践微课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居家抗疫的特殊时间,学习生活技能,制作美食,通过实践体会劳动的意义。目前,已有10余名学生的厨艺视频在学校公众号播放。
  哈一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学校从感性认识入手,使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在线上教学期间,学校开展“居家劳动”的实践活动,自己动手做饭,打扫房间等,学校制作了劳动卡,每天进行打卡,家长做出正确评价。学生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劳动成绩卡。在枯燥的线上教学阶段,学校组织了线上学做菜的活动,从备料、处理、到上灶、后期打扫卫生,学生都要亲自动手操作,田汝涛老师亲自线上教学指导,通过一节课学会一道菜,学生和家长纷纷点赞。
  注重实践体验
  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有机融合
  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坚持劳动教育与各学科的有机融入,在理论宣传劳动精神基础上注重劳动实践体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日常生活劳动和专业生产劳动。学校以体力劳动为主,注重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磨练坚强意志,增强职业荣誉感,提升社会责任感。学校在线上和线下进行有效宣传,塑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让劳动教育融入于学校及家庭的氛围中。
  挖掘劳动教育优秀典型
  弘扬劳动精神
  特殊教育的孩子们也在劳动教育中成长。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按照听、视障学生残疾损失程度,依据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目标,鼓励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家务劳动、房间整理、烹饪美食等事物。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获得成就感。学校还深入挖掘各年级中劳动教育的典型案例,鼓励和支持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弘扬劳动精神,展现劳动之美。
  “双减”形势下,哈尔滨市教育局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分数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从知识到实践,从活动到课程,从课本到生活,在劳动中健康成长。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