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我和小人书的故事
  回忆杀
  我和小人书的故事,得从20世纪50年代初说起。当时我六七岁,那个年月也没什么娱乐场所和好玩的去处,小人书铺就成了我这么大的小孩儿最喜欢去的地方了。
  一间面积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墙上搭起带隔板的架子,架子上摆着一本一本的小人书,花花绿绿的封面很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一是故事性强;二是图文并茂,认不了几个字也能看个大概齐;三是书名起得紧扣儿童的好奇心。
  小人书铺十分简陋,墙面多少年不刷一次,黑乎乎的。土地面垫上几块砖,放上一块长板子就是看小人书的座位。看一本小人书薄点儿的一分钱,厚一点的二分钱。现在的人一角五角钱看不上眼,但当时对我们这些小孩儿来说有个一二分钱的并不比登天容易多少。所以兜里有个一二分钱就往小人书铺跑。为什么?既能看热闹,又能长知识。
  我看小人书,愿意坐在最后边的座位上,一是靠墙,得劲儿;二是能清静一点。
  您可别小看小人书,许多历史知识我都是从小人书上学到的。如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历史,我是从小人书丛书《三国演义》上学到的,什么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董卓、吕布,我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许多伦理道德的事理,我也是从小人书上学到的,如岳母剌字、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等;许多历史上的美丽传说,我也是从小人书上知道的,诸如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张羽煮海、劈山救母等等。可以说,小人书是我童年时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本教科书,也是我的第一任老师。
  我有几个最铁的小人书书友,像长利、建国、狗剩和老刘家的三多余。我们常常把兜里的钱凑到一起,每次能凑五六分钱,就到小人书铺租三五本小人书坐在那里轮流看,既能多看小人书,又能省钱,很划算。
  有一天,狗剩和三多余凑了二分钱,邀我一起去看小人书。正好小人书铺来了一本新书,叫《武松单臂擒方腊》,我们仨都是武松的崇拜者,于是用二分钱租下来一起看。
  还没等坐下来,狗剩和三多余就争着要坐在中间给大伙念,互不相让,你争我夺,一下子把小人书扯破一页。小人书没看成,还要包赔人家新书,定价是一角五分钱,可把狗剩和三多余给吓坏了。要知道,一角五分钱对现在的人来说可能不屑一顾,但对童年时代的我们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那时候白菜不到二分钱一斤,一角五分钱买的白菜够一大家子人吃好几顿了。他俩哇哇大哭,老板不让我们走,好说歹说才让我回家去取钱。
  一角五分钱也把母亲吓了一大跳,但母亲毕竟是个通情达理又十分开明大度的人,尽管很生气、很心疼,但还是二话没说就和我一起到小人书铺包赔了钱,把狗剩和三多余领回家,还鼓励我们还要继续看小人书,长知识,长见识。母亲的话至今铭刻在我的心中,我现在快80岁了还是那么爱看小人书。□孙世平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