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基站节能=每年多种2800万棵树
5G与碳达峰、碳中和论坛,在“双碳”背景下共商发展大计

5G与碳达峰、碳中和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张鸣霄/文

韩  伟/摄
  5G产业所带来的全球节能和减排量,将远超其自身运行的能耗和碳排放。11日上午,在2022世界5G大会“5G与碳达峰、碳中和论坛”上,来自电气、电工、发电、通信、石油化工等领域的企业家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双碳”背景下共商合作发展大计。论坛各方一致认为:5G将肩负着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任务,助力达成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数字电网已成为
  数字经济建设的关键环节
  5G对于能源互联网的赋能,通过大数据与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互联互通,并与先进的储能技术、能源的产销者、虚拟电厂等交叉结合,使数据流带动信息流、电力流,有利于创建能源信息共享互继、融合创新的新业态,从而推动能源、电力行业向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转型,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带着对数字电网建设的思考,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首席科学家饶宏在论坛发言中说,我国总的发电装机规模世界第一,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世界第一。实现“双碳”目标,电力系统是主力军。“我们对能源需求的高峰大约在2040年左右出现。”饶宏分析认为,非化石能源将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终端电气化率会持续增长、电力消费会保持增长、电气化水平会不断提升,“新能源+煤电”是未来能源发展演进的关键路径,到2060年,我国新能源规模会提高到75%以上。新能源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等。“面对这些新挑战,我们既要做到低碳绿色,又要保证电力安全,还要兼顾经济性。”饶宏说,目前数字电网已成为数字城市数字经济建设的关键环节。
  5G可提升
  大电网用户供需的互动能力
  面对新经济、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的多重挑战,拥有专用骨干通信网和丰富站址资源的国家电网,正在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国家电网副总信息师王继业说,5G是数字经济承载的“底座”之一,也是我国大力推进数字新基建的重要内容。通过5G可提升大电网用户供需的互动能力等,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国电网一直致力于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端到端的方案、提出电力5G定位技术白皮书、建空天地一体化的网络架构白皮书、定制化研制针对电力业务的5G装备,包括轻量化芯片、基于ESM的电力5G模组、轻量化模组等。
  在政策引领下全面推动“双碳”工作的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是一个末端用电户。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副总经理刘晓甲说:“我们不能只关注我们自身用电情况,我们还在思考怎样从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为各行各业分享到信息技术发展的红利和成果。”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从碳管理系统到持续优化数字中心等,致力于做专“双碳”领域的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及咨询设计。
  从节能提效清洁替代等方面
  实施油田碳减排措施
  以“5G助力大庆油田双碳战略”为主题,大庆油田新能源事业部执行董事庞志庆在论坛发言中说,大庆油田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用能大户,实现“双碳”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在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大庆油田打造了无围墙、园区化工厂。去年8月,大庆油田编制了《大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规划方案》。经过长期的节能降耗,大庆油田吨液生产综合能耗6.7千克标煤,位居全国最低。根据油田的生产实际,结合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的来源与构成,大庆油田从节能提效、清洁替代、CCUS、智慧能源管控几个方面实施碳减排措施。
  自研基站AI节能技术
  相当于每年多种2800万棵树
  通过“连接+算力+能力”,中国移动正推动“样板间”向“商品房”加速转变。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陈豫蓉说,中国移动作为运营商,非常关注用能的状态,去年将用能计划升级为“碳达峰、碳中和”整体部署。中国移动通过在十几个省部署,把AI算法预制到中国移动的系统中,使能效管理更加智慧化。中国移动通过技术助力碳排放的减少,结合5G网络优势及AICDE能力,实现智慧运维监测管理。如中国移动蒙发能源窝兔沟5G智慧矿山项目,实现了井下8大系统打通环境、人员、设备的监测,通过井上井下一张网实现了全覆盖,发挥了融合组网优势。通过“一朵云”移动云实现勘探、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和销运。
  中国电信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工业行业事业部总裁陆晋军说,中国电信去年8月发布“双碳”行动计划,包括一个战略重点、两个发力方向、四个基本策略,即中国电信1248双碳发展模式。中国电信正在打造零碳试点示范工程,刚刚在青海发布了全国首个零碳的数据中心,这是与国家电网共同打造的。中国电信自研基站AI节能技术,让特定的扇区进行休眠,每年可减碳50余万吨,相当于多种2800万棵树。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