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市场监管局揭底保健食品骗术惯用伎俩
告诉爸妈 这样“卖药”是骗局 千万别上当

本报讯(记者 李佳琪)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以举办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名义,采取虚假宣传等欺诈手段向老年人高价推销食品、保健食品、保健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导致多人上当。市场监管部门此类投诉举报案件逐年上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17日,哈市市场监管局向老年人发出《致老年朋友们的一封公开信》,提醒老年人防范保健食品等相关诈骗。
  经营者利用老年人关注健康的心理特点,通过“发放小礼品”、“赠药”、“免费试用”、“抽奖”、“免费旅游”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促销活动。促销现场邀请伪专家夸大产品功效,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并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不少老年人不知不觉被“洗脑”,从而诱骗高价购买其产品和服务。
  老年消费者一旦高价购买产品后,再想以效果不佳、价格过高等理由退货时,经营者便会以“产品是正规的,购买是自愿的”为借口予以拒绝。当老年消费者向有关部门投诉时,往往已经是一段时间以后了,或者是子女们偶然间发现的,老年人也怕被子女埋怨,不愿提供详细情况。执法部门前往检查时,现场或已无法查到任何产品及违规的宣传资料,执法部门无法进行调查取证,从而难以维护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警惕这些套路和伎俩
  第一步 一些经营者会在居民区、街道、集贸市场等地分发举办免费保健知识宣讲班的邀请书,并注明到会即有礼品赠送,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第二步 根据所推销产品的特点截取相关的医学资料,单纯以理论探讨形式进行病情剖析,但不作任何产品宣传,目的是造成一个客观公正的假象,并引起一种迫切想知道如何治疗的期待。
  第三步 租赁一些场所,或邀请所谓的名医教授开课,或直接播放正规的医学宣传片,给老年消费者造成久病逢良医的错觉。
  第四步 当气氛营造到一定程度后,经营者便会迫不及待地当场销售,想方设法让老年人购买。有些经营者还会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只要求填写健康调查表,然后上门,企图建立长期的营销关系。
  老年人注意这几点
  一、不要过分相信卖家的广告宣传。要明白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患有疾病应当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二、对“咨询义诊”、上门推销的人员提高警惕。他们一般会夸大疗效,免费赠送一些所谓的保健食品、药品或者其他用品哄骗老年人上当。
  三、学会区分食品、保健食品、药品。购买时一定要查看产品相关标识,即看标志、看包装、看名称、看批准文号、看保健功能、看适宜人群。保健食品的标识为“蓝帽子”,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药品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
  四、不要随意在各种推销会上购买普通食品、保健食品。上当受骗后往往找不到商家的下落,难以挽回经济损失。
  五、到有合法经营资质的正规销售实体门店购买保健食品。一定要索取并保存好消费凭证(盖章),以便事后维权。
  六、发现身边存在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及虚假宣传、假冒伪劣违法行为,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