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我家的流水账

  上世纪50年代,幼年的我经常看到我家橱柜上的木匣子里,有一本厚厚的麻纸钉成的记账簿,还有一支老式铅笔,那是母亲用来记录我家收入和支出情况的,俗称流水账。
  母亲没有什么文化,但会写阿拉伯数字以及一些简单的汉字,如小米、大米,再复杂些的字就不会了。不过没关系,母亲会画画,能把红薯、苹果等物品画得惟妙惟肖。父亲去集市上卖小鸡卖了多少钱,卖红薯卖了多少钱,母亲便在账簿上画一只小鸡和两块红薯,再分别记下各自的钱数。
  全年下来,家中收入多少钱,一清二楚。家中的每一笔支出,母亲同样会记在账簿上,分毫不差。我和姐姐、弟弟上学的学费、书本费,母亲会画个书包来标记,书包下面便是花费的数目。有一次,父亲做白内障手术,我们好奇地看母亲怎样标记,只见她在账簿上画了一只眼睛,就轻松解决了难题。为此,我们不禁佩服母亲的智慧。
  不必要的开销和浪费,母亲会用铅笔在上面打上“×”,如过年时买的鞭炮过多了,母亲便在所画的鞭炮上打个“×”,作为对以后的警示,以便及时改正。由于我家有这样一本流水账,母亲治家严谨,精打细算,即使在困难时期,我家也没有显得过度拮据。
  1983年母亲去世了。我的老伴儿自然就成了继承母亲记流水账的接班人。老伴儿小学毕业,学历比母亲高,所以,账簿上再也看不到各种各样的图画了。不过,母亲的流水账是在每年年底作总结,老伴儿的流水账则是在月底作总结,及时又详细。在治家理财上,老伴儿是母亲的好徒弟。在我们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家中收支,事无巨细,笔笔可查。不盲目支出,不奢侈消费,流水账是我家过好日子的传家宝。
  我家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是看着老伴儿的流水账长大的。所以,他们各自成家后,也效仿老伴儿,各家都有各家的流水账。不过,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录入在手机上。最可贵的是,远在英国留学的外孙,在与我视频对话时,特意晒出了他的流水账。在手机屏幕上,我清晰地看到他记载的每学期的学费、公寓房租费、每月生活费、电话费以及参加同学生日聚会的各项支出。我高兴地向他伸出了大拇指,为他点赞。
  □韩克华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