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贝聿铭 长寿源于好心性

  美籍华人贝聿铭(1917-2019)是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代表作品有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等。贝聿铭之所以能够健康长寿,主要源于其拥有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好心性。
  为人处世“向钱学” 生活中,贝聿铭向来奉行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准则。一次,贝聿铭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向在座的清华大学学子提出如下感悟:“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为人处世其实很简单,我的建议只有一条,那就是向钱学习!”他进一步解释道:“中国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其中蕴涵着深刻的为人处世哲理。人生在世,面对打击磨砺,至刚则易折,必须灵活应对,这是外圆的处世技巧。但做人必须有坚守的准则,任外界环境变幻,信念、尊严、骨气这些底线永远不能丢,这是内方的做人之本。缠树的藤长得再高,可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因为缺少硬骨,风一吹就弯了腰,激流中的巨石在水的作用下棱角全无,但内心却坚实岿然。为人处世亦应如此。”
  寄情山水养心性 早在少年时代,贝聿铭就对游山玩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人到中年,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依然不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经常给自己一个忙里偷闲的理由,一个人出门到四处走走看看。只不过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并不全是那些名山大川之类的名胜和景观,而是由着自己的兴致,随性所至。置身于广阔无边的大自然,只要能避开城市的禁锢和人间的喧嚣,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欣赏到别样的风光,就算是一座无名的小山,一个偏僻的村庄,都完全有可能成为他欣然前往的理想去处。老年之际,贝聿铭还是不忘经常外出旅游,投身群山碧野的怀抱,与大自然进行一次次亲密的接触。
  勤于思考人不老 每当有人问及养生秘诀时,贝聿铭总会提到一点,那就是“工作可以不让人老”,并笑称:“我就是个劳碌命。”贝聿铭一生痴情和专注于自己挚爱的建筑设计事业,创作出无数堪称完美的经典之作。耄耋之际,他从美国回归故里,创作出收山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那段时间里,他每天埋头工作,有时甚至一直忙碌至凌晨。百岁之后,听新闻、读报纸、看杂志,仍然是贝聿铭每天必做之事。毕生热爱学习、勤于思考的他,时刻敏感地关注着建筑行业的新动向,确保思想和学识能够与时俱进,而这也成为其永葆创作灵感和艺术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晓霞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