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夏季野游正火热,上山一趟叮俩包
蛇虫叮咬咋防范?专家给你支几招

  □本报记者
  刘菊
  进入夏季,很多市民都喜欢到山林中避暑,但要小心藏匿其中的蛇、蜱虫、蜜蜂等生物。夏季野游到底如何保护自己?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急诊科、毒虫治疗中心主任王伟。“近期是蛇、蜱、蜂类的活跃期,科室收治了500余位患者,其中蜱咬伤患者居多。蛇、蜱、蜂主要生活在山林中,尤其在未经开发的山林中较多。市民去游玩时,防护不到位就容易中招”,王伟表示,面对这些危险的“小动物”,不要招惹它们,不慎被咬伤也要学会正确处理。

防蜱妙招

  浅色着装,勒紧衣裤
  检查全身,及时捉虫

  蜱虫
  小王(化名)今年32岁,是一位露营爱好者。近日,他和朋友们相约到一处山林中露营,回家洗澡时在右侧腋下摸到一个包。“这个包有点硬,不像是蚊子叮咬的,自己一摸好像还能摸到像是虫子的东西。”小王告诉记者,这一发现把他吓得赶紧来到省森工总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王伟诊断小王是被蜱虫咬伤的。蜱虫“喜欢”咬人的头皮、腋下、后腰等不容易被发现的部位。王伟为小王详细检查了一下,在头皮处又发现了一个蜱虫。
  王伟说:“被蜱虫咬伤最大的风险便是感染森林脑炎。很多蜱虫咬伤患者不当回事,被咬伤也不就医,但蜱虫叮在人身上会一直吸血,越长越大,排出的毒素越多,诱发森林脑炎的风险就越高。”
  如何防蜱?医生建议去野外游玩时应穿浅色的衣服,把袖口、裤腿、领口等位置勒紧,以免昆虫进入。蜱虫的口器中有麻醉剂,人被咬的时候可能察觉不到,因此从山林、绿化较多的郊外返回时,要检查全身。蜱虫咬人时会有部分身体露在皮肤外,仔细观察就能找出来。一旦发现被咬,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取虫。如果自行取出,市民要注意观察,一旦有发热、起疹子等现象,要立刻到医院就诊。
  防蛇妙招

  木棍探路,缓慢后退

勿吸伤口,尽快就医

  蝮蛇
  近日,去山区亲戚家游玩的小陈(化名)不小心被蛇咬伤了。据小陈回忆,当天凌晨,他去室外卫生间上厕所,不小心踩到了一条蛇。蛇受惊后,回首一口咬到了他的脚踝。稍微挤压了一下伤口,他便立刻动身回哈就医。因为就诊及时,医生为小陈注射了蛇毒血清并进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小陈很快康复出院。
  “夏季是蛇类的活跃期,山区、乡村等人少的地方,野生动物也多,不加小心,很容易被蛇咬伤。”王伟提醒,雨后也是蛇类活跃的时候,市民上山时一定要多注意。东北也是有毒蛇的,常见的为蝮蛇,毒性较强,如果被咬后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全身多脏器出血甚至致死等情况。
  想上山又怕毒蛇怎么办?王伟建议,在林区草丛中行走时,可以用木棍轻扫地面探路。遇到蛇时,要慢慢退出蛇的攻击范围,千万不要挑衅它。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惊慌,在受伤部位进行绑扎,绑扎后可以进行挤压排毒。如果附近有清水可以对伤口进行清洗。被咬伤后不要用嘴去吸吮,尤其是口腔有溃疡、伤口的情况下。要尽快到附近有救治能力的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目前,蛇毒血清是治疗蛇咬伤最有效的药物,如果医院没有蛇毒血清,或医院没有抢救蛇毒血清过敏的能力,则要及时到上级医院就诊。
  防蜂妙招

  别喷香水,食物密封

辨别伤口,从容处置

  胡蜂
  马蜂不是一种性情温顺的动物,稍不注意就可能激怒它们。近日,丁先生(化名)就被马蜂蜇肿了眼睛。
  丁先生表示,当天他和朋友们到水边野餐,摆好餐布正准备开饭时,眼前飞来了一只“蜜蜂”。他没想太多,就想挥手赶走,但这一行为,直接惹怒了“蜜蜂”,一针蜇到了他的右眼。朋友赶紧替他查看,发现伤口没有蜂针,这才发觉原来是只马蜂,便赶紧带他到医院处理。到医院时,丁先生的眼睛肿得只能勉强睁开一条缝。王伟为他进行消毒、抗过敏等治疗后,丁先生肿胀的眼睛才好了一些,但仍需要继续用药。
  王伟介绍,我省养殖蜂一般为中华蜂和东北黑蜂,经过驯化后攻击性不强。野生蜂体型小的是草蜂,有的比蜜蜂还要小;体型大的就是马蜂,它又叫黄蜂、胡蜂,攻击性是最强的。6月至9月是蜜蜂活跃季,当去有蜜蜂的地方时,应穿浅色衣服,不喷带有花香的香水。如携带食物要尽量密封,快速吃完并清理,避免吸引蜂类。如果遇到蜜蜂,不要扑打或惊慌逃跑,可以慢慢地离开。
  王伟建议,被蜂类蛰咬后,应先从伤口处分辨“肇事者”是蜜蜂还是马蜂。如果伤口处有蛰针,一般是蜜蜂,分泌的毒液属于酸性液体,迅速将虫体或毒刺去除有助于减少注入体内的毒液量,然后用肥皂水冲洗;如果伤口处没有蛰针,一般是马蜂,应用醋冲洗。不同人的体质被蛰后出现的症状不同,过敏体质的人要尤为注意,可以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可以冷敷伤口缓解症状,当出现疼痛加重、头晕、腹痛、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