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一腔热爱做中越文化交流使者
东北林大留学生 回越南办汉语班

  留学生参加学校社团活动。
  □陶知言 本报记者 王铁军
  东北林业大学2013级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2018级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儒决,毕业后回国成立越南时代国际教育公司,致力于推广汉语学习,为越南学生来华留学深造和“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来到离家乡如此遥远的中国哈尔滨留学,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挑战。”陈儒决说,回到越南开办汉语班则是另外一个挑战。人只有在挑战里,才能激发生命的张力。
  10年前来留学
  深深爱上哈尔滨
  2013年,陈儒决来到中国求学,成为东北林业大学招收的第一个中国政府奖学金硕士留学生。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适应气候和语言是留学生活面临的第一关。“哈尔滨的气温有时会降到-30℃,和越南差异很大。我的中国同学都问我冷不冷,其实和哈尔滨绝美的雪景相比,冷算得了什么呢。”陈儒决笑着说。
  “语言是每个留学生需要解决的大问题。”陈儒决回忆起初来东北林大的感受,“因为我是中文项目生,老师会用中文授课,组会需要用中文发言,我爱吃的馆子要用中文点菜……东北林大国际交流学院的老师们总是告诉我,尽量和每个人用中文交流,有助于我快速融入这里。”在那段日子里,努力学好中文几乎成为了陈儒决解决一切困难的前提。
  硕士毕业后,陈儒决在导师的建议下再次回到母校读博,“这让我既惊讶又荣幸。”陈儒决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特别感谢老师们,他们在我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指导一名留学生一定比指导中国学生要辛苦。感谢中国的来华留学政策,给我提供了如此难得的机会,感谢我的中国老师和同学们,他们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远方的客人,让我感到温暖。”
  回国后兑现承诺
  成为中越文化交流使者
  回国后,陈儒决计划以开办汉语培训班的方式创业。“一方面是‘一带一路’的倡议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另一方面,我想兑现和老师们的承诺——真正成为一名中越文化的交流使者。”陈儒决说,别白学,让汉语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这样的想法在他脑子里愈发浓烈。
  很快,陈儒决的越南时代国际教育公司成立,“汉语推广者”也成为了他给自己的新定位。开设汉语培训班,不仅仅涉及到语言教学问题,从招生来源、输送途径,到教学效果、家长咨询,陈儒决事事都亲力亲为。“做这个行业要怀揣敬畏之心。唯有亲身投入,才能体会此间的意义和艰辛。”陈儒决感慨道。
  公司成立的4年多时间里,已经与越南两所大型国际学校联合开发了高中汉语课程,包括1至12年级的汉语教学计划、编写汉语教材、制作视频学习资料等。截至2023年,陈儒决的培训班里有2000余名越南学生通过了相应等级的HSK(汉语水平)考试。与此同时,陈儒决也会鼓励优秀的越南学生申请到中国高等院校攻读学位,“特别是我的母校东北林业大学,那是最能让我安心托付学生的地方。”陈儒决说。
  “中国高校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才招收、培养方面制定了政策,给我的学生们提供了优质的留学机会,也搭建了中越青年开展学术和文化活动交流的平台,这是在海外营造更蓬勃的中文教育生态最需要的能量。”陈儒决说,“‘一带一路’带来的成果,让我和同事们感受到连接的重要性。人类的命运是相连的,这件事很难被描述或量化,就像母校的老师给予我的那样,我同样愿意用自己的能力,让中国与越南相连。”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