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热”糖葫芦
  哈新区风华学校七年级 刘梓涵
  
  他是我的邻居。
  冬日的一个清晨,我出门买一些马迭尔冰棍,送给来旅游的南方朋友。这时的哈尔滨覆盖着一层轻薄的霜冻,仿佛羽毛覆盖在每一寸土地上。树上的雪似乎是被游客的热情给融化了,让今天早晨的树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霜花。
  拿着冰棍的我,看见邻居穿着一件军大衣,推着他的糖葫芦车,戴着厚厚的“铠甲”准时出摊了。他把车停到树下卖力地吆喝着,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糖壳,在阳光下微微泛起亮光。街上的人并不多,他拿出纸巾,坐在马路边撕了起来:这是以防游客吃的时候扎手,垫在下面用的。
  这时,我的南方朋友到了,我赶忙把手中的冰棍递给她。她接过冰棍,眼睛却深情地望着邻居车上的糖葫芦。邻居似乎感受到了朋友炽热的目光,从众多晶莹剔透的糖葫芦中,精心挑选出了一串裹着芝麻与糖浆的山楂糖葫芦,包上纸递给了她。随后,邻居竟然拿出了翠绿的扇子,脱下外套,露出里面的大花袄,扭起了东北秧歌,夹着被寒风磨砺粗的嗓子,温声细语地说:“公主殿下,欢迎来到哈尔滨!”脸上洋溢的笑容,竟完全没有一丝家境窘迫的影子。
  在我惊讶时,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女孩推着轮椅上的妈妈兴高采烈地向我们走来:这是他的女儿和妻子。女儿站在糖葫芦车旁,卖力地吆喝着,因为力气过大,原本可爱的小脸上的皮肤微微皱在一起,与此同时,还一刻不停歇地奔波在推车与客人之间,帮忙传递着糖葫芦。母亲微笑着,温柔地伸手擦拭女儿额头上的汗珠。
  后来,每当有外地朋友问我,如何看待哈尔滨的爆火,我脑海里都会浮现邻居的身影和千千万万个朋友们的身影。“要小家,更要大家。”哈尔滨正是由一个个平凡家庭的日常事迹而火,烧暖了2024的春天。
  指导教师 黄忱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