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玉盛
时光的记忆总是让人怀念。曾经有几年,我一直住在一条小街上,小街是哈市很普通的一条小街:安静街。
小街的两旁是一座座的居民楼,沿街的门脸开着各种店铺,以经营饮食为主,这里也可以说是饮食一条街,老百姓最基本的饮食问题都能在这里得到解决。像一个在身边待久了的老朋友,它的温情凡俗与生动活泼使不少城里人都离不开它。
每天天不亮,小街就早早地醒来了。最先到来的,是载着新鲜蔬菜进城的马车。马车总是把最新鲜的蔬菜在朦胧的晨雾中运送到小街上来,于是沿街摆放的绿绿的、带着晨露的蔬菜,成为小街每天最生动的色彩。
紧接着,各种早点、小吃也纷纷出炉了。打烧饼的、卖馄饨的、卖包子的、炸油条的、摊煎饼的、卖胡辣汤的,全都忙碌起来。
小街仿佛顷刻间就被各种香味充满了,冰城有名的小吃,如锅包肉、火烧、高唐老豆腐等等,都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口味。时间长了,哪家的饭好吃,哪个摊位的人实在,大家心里也有了数。
我记得有一对打烧饼的年轻夫妻,人收拾得干净利落,说话和气得体,烧饼打得焦酥可口,每天来买烧饼的人都排起长长的队。有时碰巧他们没出摊,来的人也不愿意去买别人家的烧饼。买烧饼竟然到了不离不弃的地步,也不知道是喜欢他们的为人,还是他们的烧饼确实好吃。
清晨过后,两旁的副食店、肉食铺、日杂店、理发店、海鲜店等全都开了门,扫地的扫地,搬货物的搬货物,撑篷子的撑篷子,新的一天在忙碌中拉开了序幕。
我每天走在这条小街上,目睹这些为柴米油盐、一菜一蔬而奔忙的人们,望着他们被太阳晒黑的面庞、满脸的汗水,望着他们冬天冻伤的手指、在大风中吃力奔走的身影,我真切地感受到生存的艰难,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容易的。
有时候我看到来自乡下的老人,一整天都守着一堆地瓜、萝卜或是小白菜,直到暮色降临。
我走在这条小街上,日子久了,对每一事、每一物都感觉有一分说不出的亲切。烤鸭店的灯光常常是亮到最晚的,指示着我回家的路;卖道口烧鸡的小伙子不仅认识我,还认识了我的全家,来来去去,总要与我的儿子逗两句;还有那卖三角火烧的男孩,有一段时间看不见他了,听说是回老家结婚去了,倒叫人心生挂念。不久就有一位开朗大方的姑娘在他的店里帮忙,姑娘微胖,小伙子偏瘦,两个人看起来还蛮般配。
在这里住久了,每个人都好像成了你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人,他们平凡的生命节奏汇合成小街丰富生动的韵律,触动着你,也丰富着你。就像小街的一草一木、一个拐角、一片树荫,都随着时光渗透进你的生命里,成为你生命里一份特殊的印迹,无论何时何地,都再也无法抹去。
春天里,冰雪消融,对面的馒头起笼了,白茫茫的热气从屋里飘散出来,小街好像一下子热闹起来。沉睡了一夜的小街醒来了,走在路上的人,如果细心聆听,便会听到它清冽而沉静的呼吸。
与您约稿
本版以呈现哈尔滨风情风貌、展现哈尔滨特质魅力、传承哈尔滨城市温度为主,以随笔、散文、杂感等不同文体,对文化多元、风貌独特、底蕴深厚的哈尔滨,作出形象、深刻、诚挚的解读。力求通过这些个性化的民间记录,打捞、梳理出这座城市的记忆碎片和人文脉络。
稿件字数1000-3000字,可配发若干老照片,并请注明姓名及联系方式,发至邮箱22354430@qq.com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