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家和万事兴
  好家风
  我家客厅悬挂着一幅父亲书写的横幅大字“家和万事兴”。父亲常说:“一家人过日子要和和气气、相互包容。”
  我小时候,父亲在外教书,母亲独自带着我们姐弟三人,一家人靠父亲微薄的工资艰难度日。那时候生活贫困,粮食匮乏,常常朝不保夕。上世纪70年代,父亲将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背回家中,让我们管他叫叔爷。家里多一个人,不单单是吃口饭那么简单,叔爷瘫在炕上,需要有人照顾。那时候,大多数家庭都缺吃少穿,照顾一个瘫痪病人的起居非常不容易。母亲每天下地干活、带孩子,再加上照顾病人,劳累程度可想而知。但母亲没有责怪父亲,每次做好饭后,她都会让我们给叔爷端过去。日子过得不紧不慢,吃的是粗茶淡饭,却也和和美美。虽然那时我还小,但耳濡目染,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孝老的种子。
  身教重于言传。在潜移默化中,父亲影响着我们的德行和操守。在村里,父亲赢得了赞誉,他常说:“争争抢抢不够吃,挤挤让让吃不完。生活就是在你让我、我让你中度过的。”
  20世纪70年代末,姥姥得了半身不遂。父亲先前自学过针灸,却没有实践过。不得已,他先在自己身上扎针,然后再给姥姥行针。最终,姥姥没有落下任何后遗症。后来,姥姥一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村里人都说:“女儿孝不算孝,女婿孝才是孝。”母亲常以此为傲。尽管家境一如既往,一直都不富裕,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家里始终充满了欢声笑语。
  2012年6月2日,父亲得了严重的脑梗,一度昏迷不醒。当时儿子正面临高考,我白天在医院照顾父亲,晚上陪伴家人。因怕影响儿子,我只跟他说爷爷没大事,放心准备高考就好。6月8日,儿子高考结束,晚上便参与陪床值夜班。第十九天,父亲在迷迷糊糊中睁开了眼睛,尽管眼神很无助,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母亲在父亲的耳边轻唤:“快点儿醒过来吧,有你在,咱们就是一个家啊!”果然,父亲在母亲的呼唤中慢慢醒来,他也眷恋这个和睦的家啊!
  当年7月1日,父亲出院,儿子经常不离父亲的左右,给他擦洗身子,端屎端尿。那一刻,我感觉儿子长大了,懂得了责任和孝道的分量。到大学开学之前,儿子一直尽心地照顾父亲,一点儿也没有不耐烦。父亲的眼神中充满了欣慰,身体也逐渐好转,可以下床走路了。后来的日子里,脑梗后遗症依然影响父亲的生活,但他始终能够坚强面对。
  岁月悠悠,亲情永在。如今,我的小孙子尚在襁褓之中,我相信,有家庭的温暖,有亲情的陪伴,小孙子一定会健康成长,他也会因为家庭和美而自豪。因为我们始终相信,家和万事兴。
  □史巧华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