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哈市两家外汇商品免税店将转型市内免税店
旅客购买免税商品不设购物限额
  鼓励市内免税店销售国货“潮品”。
  本报讯(记者 陈悦 文/摄)依据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的通知,由中国港中旅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经营的哈尔滨外汇商品免税店(港中旅),以及由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有限公司经营的哈尔滨外汇商品免税店(中出服)自今年10月1日起3个月内转型为市内免税店,经海关验收合格后开始营业。到期未完成转型,将根据规定被关闭。
  市内免税店优势在哪
  在我国,免税店主要有口岸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市内免税店和运输工具免税店四类。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市内免税店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按规定设立在市内,向即将出境的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国家对市内免税店实行特许经营,国家统筹安排市内免税店的布局。
  市内免税店主要销售食品、服装服饰、箱包、鞋帽、母婴用品、首饰和工艺品、电子产品、香化产品、酒等便于携带的消费品。《办法》规定,市内免税店的进口商品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国内商品进入市内免税店视同出口,退(免)增值税、消费税,市内免税店销售的上述商品免征国内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市内免税店面向的顾客为持出入境有效证件即将于60日(含)内搭乘航空运输工具或国际邮轮出境的旅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籍旅客)。旅客购买免税商品不设购物限额,但应符合海关关于旅客携带行李物品进出境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的规定。
  转型后有何改变
  记者29日致电由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有限公司经营的哈尔滨外汇商品免税店,询问转型市内免税店的影响。该店位于南岗区中兴大道万达广场一层,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于传统在机场设立的免税店,市内免税店多设立于城市繁华商业区,消费者购物时间更加充裕,购买免税商品不设购物限额,给予消费者更大的购物空间。转型后预计新增免税商品品类,如新增销售酒类商品,有利于店内利润增长。
  转型后提货方式发生改变。《办法》规定,市内免税店应当在口岸出境隔离区内设立免税商品提货点,免税商品提货点不得设立在口岸进境隔离区内。旅客应当在免税商品提货点提取市内免税店所购免税商品,并一次性携带出境,不允许旅客在市内免税店购买或预订后,寄存在口岸并于进境时提货。也就是说,提货方式将由原本的旅客在店内“即买即提”变更为在店内提前购买,随后再到口岸提货点(如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进行一次性提货并携带出境。目前该公司正处转型进程中。
  《办法》鼓励市内免税店销售国货“潮品”,这意味着将助力冰城优质国货开辟新的销售渠道,进一步带动哈尔滨文旅发展,同时提升我国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对此,该公司已在店内新增哈尔滨亚冬会特许商品零售专区,近40平方米展示销售超过200种商品,包括毛绒玩具、冰箱贴、徽章、背包等。专区设立半个月以来,国免哈尔滨店内客流量环比增长34%,亚冬会特许商品销售额环比增长31%,购物人次激增421%。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