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索菲亚教堂旁的喇嘛台胡同。郑学清/摄 □李传圣
20世纪50年代初,我家住进了道里区喇嘛台胡同(现索菲亚教堂附近)的一栋三层楼房里。这个胡同比较狭窄,一辆解放牌货车通过时,司机要先下车,把胡同两侧的自行车等杂物规整好,紧贴墙边,然后通过此处,开车把货物送到哈一百或哈三百的仓库里。
胡同的一头是兆麟街,对面是八杂市。胡同的另一头是地段街,过了横道便是时任市长吕其恩的家。市长家大门的一侧是一扇小门,市长家的两个十多岁的男孩经常到胡同里玩,胡同里的孩子们也经常到市长家院里玩。
我家的窗户对着喇嘛台,也就是现在索菲亚教堂。每天上午喇嘛台里都会敲响钟声,一位中年苏联人双手拉着几根绳子,奏响一组小铃铛,然后用脚踏着一块木板,敲响大钟,叮叮当当的钟声随风飘荡,传向远方。随着钟声响起,三五成群的苏联侨民从喇嘛台胡同走进教堂礼拜。礼拜结束后,人们走出喇嘛台,成群结队地到江边举行洗礼仪式。
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苏联侨民先后回国,喇嘛台成了邻近单位的仓库,大院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小伙子们在沙堆上摔跤摔得天翻地覆。到了黄昏,孩子们就废寝忘食地在这里玩起了捉迷藏。
喇嘛台胡同里的居民在这里一起生活有几十年了,生活中、工作中的趣事不少。就说我家这栋楼一楼郑家小两口闹纠纷一事,经常被大家提及。一天傍晚,郑家媳妇跑了,说是没出楼,邻居们得知后都帮着找,却毫无踪影,原来她藏到邻楼楼顶的一个大烟囱后面。到了深夜她又冷又饿,才无奈下楼轻轻推开家门,百般焦急的男人早已消了气,看到灰头土脸的妻子进了门便一拥而上,搂住妻子,令她泣不成声。
喇嘛台胡同兆麟街出口过道就是八杂市。市场中间的小吃部里,大果子、浆子、面条、馄饨等应有尽有。透笼街与尚志大街交叉口的副食店里卖的熟食拌肉,令人赞不绝口。
喇嘛台胡同附近就是市政府,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市政府门前都要搭起检阅台。在节日当天,市领导都要在检阅台上检阅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从人民体育场过来的游行队伍中,最令观众期待的就是“体育大军”和“文艺大军”。此刻,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观赏着精彩的游行表演,一饱眼福。
后来,随着索菲亚教堂附近进行了拆迁改造,喇嘛台胡同消失了,邻教堂正面的纸箱厂和友联金笔厂消失了,教堂后面的哈尔滨第三百货商店也消失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索菲亚教堂,富丽堂皇、典雅端庄。无论是南来还是北往的游人、宾客都要来此打卡、拍照,光顾的人群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喇嘛台胡同虽然消失了,但留在人们脑海中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喇嘛台的钟声消失了,但钟声所组成的旋律,却为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