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伺服系统减重、铜钢高强度焊接、空间对接机构表面强化
哈工大多技术助力天舟三号发货
  天舟三号在发射台上。(资料片)
  □本报记者 王铁军
  9月20日15时10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托举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奔向苍穹,飞船准确入轨,哈尔滨工业大学多项技术助力天舟三号成功发射。
  为伺服系统减重助力火箭成功发射
  ▲
  研制五通件、阻尼环为飞船保驾护航
  ▲
  团队技术保障空间对接任务成功
  ▲
  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材料学院周玉院士团队王亚明教授课题组研制的火箭伺服系统轻量化蓄压器壳体耐磨动密封涂层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火箭成功首飞以来,王亚明教授课题组研发的耐磨动密封陶瓷涂层技术,已经实现伺服机构蓄压器壳体耐磨动密封涂层高质量稳定制备,这是耐磨动密封涂层蓄压器第六次助力长七系列火箭成功发射。
  哈工大与航天一院合作攻关,研发出钛合金蓄压器壳体耐磨动密封涂层,成功替代钢质蓄压器壳体,使伺服系统减重10KG,特别利于有效载荷的提升,对于“克克计较”的航天发射来说意义非凡。
  新一代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是长征七号的动力“心脏”,推力室作为火箭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身部的铜钢高强度焊接是推力室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材料学院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冯吉才教授团队张秉刚教授课题组协同航天六院研制的铜钢电子束焊接技术,应用于长征七号新型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制造,助力长征七号稳定发射,为天舟三号飞船任务保驾护航。
  五通件是火箭液氧增压输送系统中的核心关键件,一旦失效破坏将导致发动机熄火。哈工大研制的整体五通件为保障长征七号火箭的成功发射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长征七号火箭成功首飞以来,材料学院苑世剑教授团队研发的流体压力成形技术,已经实现整体五通件高质量稳定生产,并先后用于长七遥一、遥二、遥三火箭,以及长七甲遥一、遥二、遥三火箭发射。
  机电学院姜洪源教授团队研制的金属橡胶阻尼环成功应用于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助力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该阻尼环作为发动机重要结构件,应用于芯一级火箭发动机遥测信号传输系统,有效减轻火箭大过载、大震动对信号传输装置带来的负面干扰,提高了信号连续传输的稳定性,为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提供了支撑。
  
  
  
  
  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三大基本技术之一,空间对接机构是实现空间飞行器间在轨的机械连接、建立航天器联合飞行的组合体和安全分离的系统。从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空间对接任务开始,到此次天舟三号与空间站组合体的交会对接,这背后始终有来自材料学院王浪平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持。该团队采用离子注入与沉积技术实现了硬度与成分双梯度过渡复合表面强化层的制备,获得了太空环境下的高抗磨损、自润滑和防冷焊等性能,从而攻克了空间对接机构核心零件的表面强化难题,并研制了离子注入与沉积工业化装备,为空间对接机构上50余个核心零件的表面强化提供了设备条件。研究成果除应用到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之外,在北斗导航系统、天和核心舱等国家重大工程型号中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