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8版
呼兰区新民小学校季海燕
爱为底色 静待花开


  □本报记者 郑炜
  翻开哈尔滨市呼兰区新民小学校季海燕的事迹材料,记者惊喜发现,39岁的季海燕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因为从小在教师之家长大的她,受父亲扎根乡村教育四十年的感召,对她的从教生涯影响是巨大的。
  季海燕告诉记者,作为老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子女,从父亲身上,她学到的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如今的她已在教育岗位工作了十七个春秋,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十多年来,因为对一线教育的执着和情怀,她一直坚守在班主任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带着对教育的无比忠诚,本着当一名好教师的理念,坚守着初心、守望着孩子们的梦想。
  季海燕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先有一桶水,因此她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她每次都要把课备得精益求精,课堂上遇到的问题,也会及时梳理改进,这样不断地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还不够,季海燕又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就这样,季海燕在不断地向书本、向实践、向同行学习中,在多次送教下乡及互助体活动中,逐渐成为了一名执着从教、精心育人、从未懈怠的骨干教师,用无私和责任守护着一名普通教师的教育初心。
  采访最后,记者问季海燕怎么理解“教书育人”,她笑着告诉记者一个小故事。季海燕说,她带的班级曾有两个特殊的孩子,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只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导致她们俩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了解情况以后,季海燕主动找这两个孩子谈心,让这两个孩子各自担任组长,鼓励她们和老师、同学多沟通交流。一次次促膝长谈、一次次耐心引导,时间一长,这两个孩子变得爱说爱笑了,学习状态也好了很多,班级的其他孩子也开始主动和她们俩在一起聊生活、聊梦想。她说,孩子们慢慢地发现班主任老师就是他们心目中最喜欢的“知心姐姐”,“教书育人”就是要在这样有温度的教育中,让学生们成长为身心健康、本领过硬、志向明确、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