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骨质疏松重在早筛早防
50岁后每年测测骨密度
  特别关注
  上了年纪的人,最怕什么?跌倒。在中国,跌倒是65岁以上人群因非故意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而跌倒与老年人的骨密度下降、骨量降低有密切关系。但您知道吗?骨质疏松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是国际骨质疏松日。今年的国际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是: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
  骨密度越低
  越容易骨折
  骨密度越低,骨量越下降,越容易骨折。医生提醒,早筛查才能了解自己的骨量状态,一旦发现骨质疏松,就要及早干预,这样才能预防骨折。
  医生建议大家,40岁时先做一次骨密度检测,了解自己的骨量处于什么状态,50岁以后每年检测一次。了解自身骨量状态、发现骨质疏松症后进行有效治疗,可预防50%以上的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引发的脆性骨折可防可治,降低其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患者进行正规的骨质疏松症治疗,包括基础措施、康复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
  专家强调,相对于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50岁以上人群
  近半骨量减少
  全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5已经患上骨质疏松症,近一半的人骨量减少。医生建议,骨量要早筛查,以预防后续的脆性骨折等相关危害。
  如何早期识别骨质疏松的症状?骨骼疼痛、身高变矮、轻微外力下骨折、骨骼变形等,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也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的感觉。
  预防“骨松”
  从生活方式入手
  医生强调,骨质疏松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如果尽早开始预防,比如发现有骨质疏松症就开始治疗,完全有办法让六七十岁人的骨头像二三十岁时一样。
  合理饮食 医生指出,中老年人应该从生活方式入手预防骨质疏松。
  首先要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的饮食是最经济安全的补钙途径,牛奶、虾皮、豆制品、坚果等,都是含钙量较高的食物。
  其次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碳酸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应尽量避免。
  再者要进行规律的运动,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户外运动和晒太阳 我国饮食结构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因此要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动物肝脏、蛋黄、海鱼、鱼肝油、蘑菇等食物。同时,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医生强调,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需要20分钟日照。此外,合理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使得步态稳定和灵活,使老年人不容易摔跤。如果能够坚持每天1小时的户外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老年人居家时
  勿穿露脚趾的鞋
  骨关节是骨骼重要的枢纽,骨关节相关疾病同样可以预防。医生指出,骨关节炎的晚期临床症状表现是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当关节出现怕风、怕上下楼、怕下蹲的早期症状时,需要警惕并及时就医。医生强调,居家跌倒是老年人骨折的重要场景。对此,建议中老年人居家时要避免穿露脚趾的鞋,以避免鞋前部插入地毯、防滑垫后发生跌倒。
  专家表示,上年纪的老年人、关节受过损伤的人群不建议进行深蹲练习,以免损伤膝盖。据人民网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