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天气转冷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天气转冷,一些中老年朋友明显感觉足部发凉,“小腿肚子”发酸,甚至还有一些人运动后腿部疼痛,走路一瘸一拐,必须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才能继续走路。出现这种情况,不少人以为是老寒腿或者是腰椎的毛病。其实,如果经常这样“走走停停”,很有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这个病更易找上老年人
  由于一些慢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原因,血液中的脂质会堆积在血管壁中产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斑块增大,血管管腔逐渐狭窄甚至闭塞,流向下肢的血流就会减少,进而出现下肢缺血的症状。“走走停停”正是因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导致的运动后肌肉缺血产生的症状。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是导致下肢动脉疾病的四大元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疾病早期可以表现为腿及足部发凉、麻木,有时运动后还会出现腿部肌肉痉挛,也就是“抽筋”。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很多人误认为是老寒腿或者是腰椎问题,延误了病情。在这里提醒存在以上症状的中老年朋友,应到医院的血管外科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随着病情的进展,在发凉、麻木的基础上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也就是我们最开始提到的“走走停停”,在这期间如果还没能及时就诊,跛行的距离会逐渐缩短,从最开始的能走几百米,逐渐减少至200米甚至几十米。
  如果病情继续恶化,就会出现“静息痛”。这时,即使在不运动的时候也会有腿部或足部的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更加严重,让人寝食难安。
  出现“静息痛”要积极治疗
  一旦出现“静息痛”,必须要积极治疗,否则疾病再发展就会进入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阶段。在这个阶段,即使脚上破了一点也非常不容易愈合,下肢逐渐出现坏死甚至最后导致截肢,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由于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所以一定要到有血管外科的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此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往往是一种全身血管疾病的局部表现,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往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这意味着患者一旦有了心梗或者脑梗的问题,也要关注下肢动脉有无狭窄、闭塞,以免延误治疗,造成截肢等严重后果。据《北京青年报》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