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每天适当发呆
焦虑抑郁降低25%

  关于发呆这种休闲方式,最早可以回溯到2016年——国家卫计委推出的“5125”健康生活理念,其中的第一个“5”就是每天发呆5分钟。“发呆”以“离经叛道”的奇怪休闲形式火出了圈。
  发呆是放空思绪
  还是走神?
  不同的人似乎对发呆有着不一样的定义,有些人认为发呆是放空思绪,什么也不想;有些人则认为发呆也可以是思绪万千的,类似于白日梦或走神。
  同时,上述所提倡的发呆是自主选择的,不包括生活、工作中不可控发生的,降低效率的走神。这么看来,发呆的定义范围,似乎小于等于走神?先别急,我们转个弯,到心理学专业领域瞅一瞅。
  心智游移,走神的心理学专业名词:在空闲或完成某项任务时,意识会不自觉地飘到与当下无关的一些内部思维、想象或体验中去。不同的走神内容可以细分为:日常生活中自动冒出的想法,被称为白日梦或者自发思维,或是从当前任务分心的走神,被称为任务无关思维。
  这样看来,无论发呆是何种定义,都可以认为是不同导向内容的走神。
  发呆可以看作
  不受控制的自发活动
  心理学研究中无意识活动与活动静息态脑能量消耗的关系,即静息状态下大脑中不被察觉的无意识活动仍在消耗大量能量,并且这些活动即使在深度睡眠中也会继续进行。发呆可以看作静息状态下不受控制的自发活动,同上述无意识活动一样,是大脑自发进行的一种信息加工活动。
  研究显示,心智游移与大脑内特定区域相关,最主要的是默认模式网络。同时,又与海马体和默认网络的整合方式有关。此外,一些外在环境因素也影响着心智游移的产生,如年龄、疲劳程度、情绪体验、意识状态、工作压力、熟练度等。
  走神可提高创造力
  降低负性情绪
  走神,总给人们带来影响任务完成效率,甚至影响心理健康的刻板危害印象。但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一系列相关理论解释的提出,走神的好处也逐渐浮出水面:总的来说,它具有一些积极的适应性功能,包括更好的监控外部环境、展望个人目标、发现自我、提高创造力、促进决策和降低负性情绪等。
  相关期刊报道,发呆可以集中精力、活跃脑细胞、缓解焦虑、增强记忆力与创造力。每天适当发呆能将焦虑和抑郁降低25%。
  但是,发呆并非一定就在放松大脑,对于老人来说,过度的发呆也可能是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征兆,属于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下面推荐两种发呆方法:
  不眨眼发呆法 尽量控制双眼保持睁开的状态,一段时间后,收神回来,活动身体,体验长时间放空的快乐。
  呼吸发呆法 发呆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腹部深呼吸上,多次缓慢进行,减压的同时增加大脑氧气供应量。
  据《北京青年报》


新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复制、下载
许可证编号:2312006004 黑ICP010010-2
新晚报
官方微信
新晚报
官方微博